人口吸引力跃居全国第三,超过北京上海 引才留才的东莞密码
近日,百度地图慧眼联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发布《2020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东莞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超过北京、上海,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深圳、广州。东莞的青年人口吸引力指数,同样位居全国第三。
前些年,“逃离北上广”成为网络热词。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对人口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新一线城市东莞,为什么能后来居上,长期保持对人口尤其是青年的吸引力?超过北京上海,东莞在引才留才方面有何秘诀?
●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 薛屏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全国第二、高企数量全国地级市第二、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全国第一——厚植干事创业的土壤
选择一座城市,首先考虑的往往是,能不能找到心仪的工作,获得满意的报酬,实现安居乐业。
2002年,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何健赶着到广东务工的潮流,来到东莞厚街,进入一家五金制品厂,从学徒做起,开始了自己的模具职业生涯。
锯、锉、錾、钻、研磨……在18年的漫长时光里,何健重复着这些动作,不断打磨自己的手工技艺。这18年里,何健共制作五金新模900多套,塑胶、压铸模具30多套,主导设计制作的夹具、治具、手板1700多笔。他的整个青春,都与模具相伴。
凭借精湛的技艺,近两年来,何健获得“东莞市技术能手”“东莞市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他从一名学徒成长为模具大师,也得到了城市的敬重。
在东莞,像“何师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粤菜师傅张伟胜,从香港到东莞创业7年,当初40平方米的小店已发展成400平方米的品牌餐厅,创立了“为食家”粤菜品牌;顺丰速运收派员李阳来东莞13年,工作兢兢业业,被评为东莞“青年城市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技能人才蓝少威2017年大学毕业后,投身东莞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去年他做的质量攻关课题,代表东莞参加广东省“南粤之星”大赛并荣获金奖。
东莞,为什么能让很多来到这里的人,都能绽放光彩?
这里有干事创业的平台。去年,东莞市场主体超过134万户,是2015年的1.8倍,占全国总量的1%;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比2015年翻一番,跃升至全国第二;高企总数6381家,是2015年的6.5倍,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如此多的优质企业,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也开拓了学习进步的空间。
这里有尊商重才的土壤。东莞连续两年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跻身中国外贸百强市竞争力前三,连续四年入围新一线城市。投资洼地、创业沃土的城市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这里有共同成长的机制。面向数百万产业大军,东莞提出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三年提升100万人的学历技能素质。在产业转型、城市升格的同时,东莞的百万产业工人,也在与城市一起成长。
遥想当年,东莞人为吸引港商前来投资,将祠堂、饭堂、会堂改成厂房,被誉为“三堂经济”。如今,东莞打造发展新动能,引进培养技能人才,对发展的期盼、对人才的渴求,是一如既往、一脉相承的。
可见,有事做,有钱赚,有梦想可追,是东莞吸引人才的先决条件。
全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媲美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搭建科研创新的舞台
从世界工厂到科创引领的全国制造名城,东莞已今非昔比。东莞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里不仅有数百万产业工人,还有235万各行业、各领域的优秀人才。
东莞,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高端科创人才的共同选择。
院士王恩哥与汪卫华等材料领域专家,以世界眼光、尖端理念在东莞投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聚集起一大批国内外一流人才与成果;中科院博士邱杰不惜多番折腾,经过换导师、换区域,来到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进行学习实训。
在科创人才眼中,东莞这座城市极具魅力。
这里有国家战略的加持。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是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由东莞与中科院合作共建。伴随着国家战略的落地,大量优秀人才正向东莞流动。
这里有顶尖平台的托举。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营;南方先进光源项目预研启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加快建设,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正从东莞孕育。
这里有创新要素的集聚。过去5年,东莞研发投入强度从2.36%提高至3.0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家级孵化器、省级工程中心分别是2015年的2.9倍、3.5倍。全市集聚高层次人才15.6万人,超过50位院士常年在莞开展科研活动。高端科创人才的“圈子”,越来越成熟。
2020年粤港澳院士峰会,吸引了潘云鹤、曾庆存、何镜堂等54位院士集聚东莞,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贡献智慧。
如果放在10多年前的东莞,这样的场景是难以想象的。当时在东莞举行的一场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历时近半年,共有十几场专业交流会,邀请到的院士仅有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说:“近些年,东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我每年有一半时间都在松山湖。”
来到东莞、留在东莞、爱上东莞,高端科创人才“用脚投票”,是对东莞城市吸引力的有力证明。
公园数量全国第一、水环境和大气改善幅度全国前三、诞生了CBA“十冠王”——营造宜居宜游的环境
青年人“逃离北上广”,主要是因为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而在东莞,人们能够诗意地栖居。
在东莞工作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童欣曾说,东莞在科技、创新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其他任何城市无法比拟的前景,而东莞优美的生态环境、高质量的配套设施、优良的教学质量也是他愿意安家、扎根东莞的重要原因。
正如童欣所说,东莞不仅能满足年轻人打拼发展的雄心,更能提供宜居宜游的工作生活环境,真正成为年轻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城市环境也是城市竞争力的一部分。东莞拥有1223座公园,数量排名全国第一,比排名第二的深圳还多出300多座。东莞人“出门就能逛公园”的幸福生活让人羡慕。
东莞的魅力还来自城市品质的提升。如今这座工业城市粗放、割裂、分散、“无中心”的现象已经被彻底扭转,城市格局得到了全面优化。这一变化源于2018年,东莞全面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并出台市政府“一号文”建设美丽东莞。2019年,东莞进一步提出“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目标愿景。3年时间里,东莞以“都市核心区—魅力小城—美丽村居”三个层次为逻辑格局,全面铺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品质升级行动。
如今的东莞,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数据显示,水环境方面,东莞2020年考核断面综合指数改善幅度排名全国第三、全省第一。大气环境方面,东莞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1.3%,改善幅度全国、全省均排名第二。
除了生态美、环境优,东莞还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对许多热爱篮球的人来说,东莞是一个宝藏城市。在这座“篮球之城”里,这项运动早已融入城市的骨血,也滋养了市民的生活。“在这里出门走几步就到了篮球场。”篮球迷陈雪珺说,“我从福建来东莞工作,只因想打篮球。”
听一场玉兰大剧院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音乐会,折一盏曾亮相联合国总部大厦的“中华第一灯”千角灯,看一次CBA“十冠王”大益队的主场比赛,泡一泡农民工吴桂春留言后闻名全国的“网红图书馆”……
东莞人的幸福生活,美妙又安宁。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
把吸引力转化成创造力
面对东莞人口吸引力不断上升,东莞该如何紧紧抓住人口红利?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东莞应把吸引力转化成创造力,既要为高端人才提供适合发展的“土壤”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又要以更大的包容性留住原有在莞工作的务工人员,发挥他们的光和热。
“越来越多从事研发、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人才在东莞集聚后,就能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创造力。”林江认为,东莞需要发展新经济、新产业,同时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从而为高端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给经济做‘加法’,调整存量,对东莞而言吸引高端人才也将更有底气。”
在林江看来,东莞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在这过程中原来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否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林江提出,东莞要给予他们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发挥他们的光和热,助力城市发展。
林江认为,东莞一直以来在不断吸引人口落户方面做得不错,不仅降低入户门槛,还在不断地扩建医院、学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林江提出,在吸引更多人来到东莞之后,更要思考如何让人留在东莞,需要进一步提升来莞工作人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