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公共性”被许多学者当作“现代性”(Modernity)的一个重要特征。加拿大学者亚奇宁(Paul Yachnin)曾领导一组学者研究,在1500-1800之间,欧洲社会“现代性”是怎样构建形成的。经过5年研究,他们的基本结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公共性”。其中,公共空间是现代社会的人构建集体文化心理情结的重要形态。按照莎士比亚的说法,私人只能是寂寂无名,公共才能著名,有公众名望才算个人物。后来,在《人的条件》(The Human Condition)中,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把公众和人的意识关系进一步推论为:完全的私人只是吃喝等死的动物,公共性是人存在的必要条件。直到今天,在西方军队里,列兵(Private)仍然指的是没有官衔,没有权力的新兵蛋子。从私到公,从无名到著名,它保留着现代社会形成初期人们对“公共性”的向往。公共性定义着人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