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建设进入“施工期”
沪深对标国际最优 海南“区转港”
对于我国自贸区建设而言,2019年尤其是下半年,可以说是政策“落地施工期”。
8月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8月26日,国务院发布新设6个自贸区《总体方案》;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下简称《意见》),对自贸区引领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意见》指出,深化改革开放,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贸易环境。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高水平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作为自贸区建设的“排头兵”,上海自贸区和深圳自贸区的定位不尽相同,但是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探索,复制推广改革经验的使命却一脉相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海和深圳都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贸易环境。其中,深圳要侧重发挥科创活力加强先进制造业与贸易的结合,发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作用;上海要侧重发挥服务贸易优势加快推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龙头作用。
此外,今年以来,包括商务部在内的多个部委,均在政策方面对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给予了大力支持。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第一届进博会关于海南的表述为“中国将抓紧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而第二届进博会相关表述为“中国将继续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开放新高地”。
从“抓紧研究、加快探索”到“大胆试、大胆闯、加快推进”,口径演进说明了什么?肖本华认为,一方面海南自贸区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启动建设海南自贸港条件已基本具备;另一方面,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需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除海南外的11个自贸试验区以约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创造了新设外资企业数、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5.54%、12.12%和12.25%的成绩。2019年前10个月,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083.9亿元,同比增长23.9%,占比达14.4%。截至2019年7月份,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02项制度创新成果得以复制推广,涉及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多个领域。
《意见》要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探索实施国际通行的货物、资金、人员出入境等管理制度。积极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肖本华指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水平,这就需要自贸区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通过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大探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