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为国内电子产业转移的重要聚集地,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近期出现新冠疫情反弹,导致部分地区工厂暂停运营,传出行业订单回流国内的消息。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发现,当前回流国内的电子订单体量有限,且受产能有限、分工有别等因素制约,国内相应企业承接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在疫情、全球缺芯等因素作用下,保障供应链安全已经逐步趋向共识,进一步催化国际产业链电子产分流、迁移,波动调整。
(截至2021年6月14日马拉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冠疫情新确认病例数据单位每百万人口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
订单回流却受限产能紧张
“是有一些海外订单回流国内,但是我们接单很谨慎。”作为国内头部某手机代工厂商,公司在印尼、印度均有设厂。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这些回流订单即有自己的海外客户,也有其他厂商的转来的,但是问题是国内的产能现在满载。
“现在内存等芯片还是很缺 ”,上述高管向记者表示。由于上游晶圆厂产能有限、业内囤货等因素下,全球缺芯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接单能力。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调查,近期graphics DRAM合约市场货况仍相当短缺,部分中小型客户的订单满足率也仅约三成,预期此供需紧张的态势将延续至第三季。
在半导体行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聚集着封装测试生产环节,包括英特尔、德州仪器、日月光以及A股通富微电、华天科技等均在当地设厂,近期这些国家也出现疫情反弹,马来西亚甚至从6月1日起实行全面行动管制。
但记者了解到,半导体产业并不受到防疫管制限制,马拉西亚当地封测企业、产线仍维持运行;而当前国内封测厂商普遍满载扩产中,承接订单大规模回流的能力有限。
“我们国内订单都接不过来,”华天科技董秘办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公司海外工厂运作正常,也并未受疫情影响。在2021年的工作部署中,华天科技将加快新增产能置于首要任务,确保公司以及马来西亚Unisem等子公司设备到位,尽快形成产能,满足客户需要,有效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已计划定增募资51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多芯片封装扩大规模项目等。
国内头部电子元器件代销厂商也向记者表示,“疫情导致恐慌情绪扩大了,据我们了解电子元器件领域回流的订单也不多,外界说的太夸张了。”
面对疫情对生产的影响,企业内部会考虑在不同地区调整订单。近期台湾封测厂京元电子被曝出,受疫情影响,人员和运转进度调整会导致公司6月份产量减少30%-35%,而业内人士预计不排除京元电子将部分订单转移到公司苏州工厂。
作为苹果供应商之一,蓝思科技在越南设有工厂。就越南疫情影响情况,公司高管方面向记者表示,当地疫情发生后,蓝思科技与客户就重新调整生产安排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相关产品已安排在湖南相关园区衔接,相关园区产能充足,预计不会对客户产品交付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朝阳科技从事耳机和电声产品配件,公司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此次越南疫情对公司影响相对有限。据介绍,朝阳科技在越南设立了两家全资子公司,此次越南升级疫情防控措施涉及到子公司越南律笙属于北江地区,目前正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防疫要求,严格执行防疫政策;公司一直统筹着越南两个子公司的运营情况,已将部分产能及生产任务调整至另一家越南朝阳实业有限公司。
从事自动存寄柜的智莱科技表示,越南疫情对越南工厂的部分材料采购以及产品出口的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并未对越南工厂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工厂新产能扩建工作仍处于有序推进中,预计年中可投产。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湖北咸宁,若出现越南疫情失控致使工厂无法正常生产的情形,湖北工厂将承接越南工厂的生产任务,不会对订单的生产、交付产生影响。
疫情未阻挡产业迁移
“据我们从产业链了解,当前回流的电子订单主要还是小家电、手持类产品比较多,对于苹果、三星这类客户订单影响并不大。 ”远川研究所所长董世敏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在中美贸易摩擦、大陆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等背景下,近年来电子上市公司赴越南、印度等地设厂持续不断,即便在疫情期间也并未中止。这其中,以越南热度最为高涨。
根据越南计划与投资部统计外资对越南投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越南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仍然相对乐观,注册、新增资金和出资购买股份额达122.5亿美元,其中,新注册资金同比增长24.7%;今年前三个月中国对越南投资金额已经位居第四位,仅次于新加坡、日本、韩国。另据越南统计, 2020年,中国是越南第三大投资来源国,注册投资总额达24.6亿美元,约占越南全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的8.6%。
越南也出台了多项吸引外资政策,成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越南成为“中国+1”的投资目的地。据记者了解,越南通过了《投资法》(修正案)、《企业法》(修正案)、《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投资法》等关于投资、经营的法律,简化投资手续,透明化和多样化投资形式,甚至优化补充投资优惠机制。另外,越南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及进步协定》(CPTPP)、《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等成员,为外资投资带来便利条件。
同时越南在税收方面也给予优惠。据蓝思科技披露,越南子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自盈利之年开始,前2年免缴,其后4年减半计缴。
针对近期疫情反弹,越南政府要求把优先放在北江、北宁等北部地区工业生产重点省份。越南政府已经指导各部门机构优先向上述两省提供新冠疫苗用于为工业园区的工人接种,确保生产经营不中断。另外,政府还推出了为遭受疫情影响的客户免贷款利率等金融措施。
从数据来看,A股上市公司赴越南投资热情高涨,特别电子行业超过其他东南亚国家。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但上市公司募投涉越南项目却明显增多。Wind统计显示,2020年以来,裕同科技、智动力、环旭电子等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可转债、增发投资越南包装扩产、精密技术以及可穿戴设备等项目,另外共创草坪、华利集团、爱慕股份等上市公司IPO首发募资也有募投涉及越南当地项目,相关募投金额合计超过34亿元。
投资者对产业转移动向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天眼查统计显示,包含关键词“越南”的调研纪要,在2018年开始增多,披露数量达到58封,随后2019、2020年基本保持翻倍增长,到2020年达到204封,今年以来已经接近100封。
“产业转移东南亚历史背景来看,早在90年代左右,日本已经开始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董世敏向记者表示,从时间点来看,中国加入WTO后,东南亚也试图吸引产业迁入本地,但是当时人力成本替换优势并不明显,企业管理经验并不充足,最终并未取得明显成果。
董世敏介绍,待到2012年左右,三星开始将一些技术要求相对低的国内产业先行试水迁移,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苹果供应商也在做转移,并且随着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通过培训当地员工,增加产业转移落地的成功率。
蓝思科技高管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发展,已经在国内和越南等地设立了9个研发生产基地,能够较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配合客户多样化需求,优化产品交付地点和供应能力,分散供应链风险。目前公司的各个生产园区均为公司自建、自有,权属完整,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制造水平稳居行业领先水平。
(来源:中金公司)
苹果供应商密集赴越南
追溯产业变迁的背后推手,跟随客户与市场成为电子产业迁移的最关键的因素,甚至会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在不同国家设厂。舜宇光学高管此前也介绍,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是以客户为中心,跟随客户进行本土化生产。比如,在印度设厂是为了便于配合OPPO,vivo等客户,在越南生产是为了配合三星。
苹果公司作为消费电子行业的风向标,打造多元化制造体系是公司长期实施的战略。在其最新发布的2020财年供应商名单中也可看到产业迁移迹象:一方面,中国大陆供应商(含中国香港)达到51家,历史首次超过了中国台湾供应商数量;另一方面,苹果供应商在越南设厂数量从2018年财年的14家增加至21家,甚至是同期印度厂商数量两倍。
如果进一步对比2018与2020财年名单厂商数量变动明细,可以发现中国大陆苹果供应商成为赴越南设厂的主要增量,其中,继歌尔股份、裕同科技之后,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美盈森等A股上市公司纷纷在越南设厂,替代了此前部分在当地设厂的日本、韩国供应商。
美盈森董秘刘会丰也向记者表示,前往越南设厂主要是为了跟随客户,去做配套包装。“如果从国内把包装运过去成本就太高了,而且我们不去就把客户丢了”。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加大海外产能,美盈森方面表示可能性很大。
美盈森同行、同为苹果公司供应商的裕同科技,早在2011年就在越南建立了首个生产基地,目前已经从越南扩展到印度、印尼和泰国成立了6个生产基地。2019年4月以自有(自筹)资金购买原租赁使用的厂房以及土地使用权,斥资约折合6034万元;去年4月公司还进行可转债发行募资14亿元,其中就包括募投越南、印尼扩建电子产品包装盒生产线项目。
综合来看,相比国内苹果产业链,东南亚产能占比较小,承担相对外围、中低端产业转移,但已处于逐步增长的轨道中。歌尔股份高管在向投资者介绍中指出,公司的制造以潍坊为中心、越南作为补充;公司从2013年布局越南,现在已有相当规模。从营收占比来看,去年歌尔股份来自境外的营收贡献达到507亿元,占比同比提升至约88%。
据业内推测,立讯精密在越南从事的苹果耳机生产,产能占比已经超过10%,并且将逐步提高。另外,鉴于手机产业链的复杂性,经常大陆厂商会负责精密的零部件生产,然后运往越南等地完成最后相对容易的组装环节,再出口海外。
相比越南,印度作为另一个电子产业承接地,苹果供应商数量虽然并不及越南,但主要台系组装厂居多。
在印度设厂的ODM厂商代表向记者表示,人力成本而言,越南比印度贵一倍,越南当地人力工资折合人民币将近4000元/月,印度工人大约2000元/月;但是公司并未选择越南,而是印度,主要原因在于除了满足客户全球交付的需求,印度本地也是重要的手机消费市场,而且享受关税优惠。
从关税角度来看,印度本地生产组装也具备优势。前述厂商向记者介绍,根据过往数据,同样出口欧美,在印度本地生产的关税成本就比从中国生产少大概18%。
“印度当地劳动力充足,比越南劳动力成本更加廉价,适合从事大规模的组装、包装等相对较低的技术环节,很多精密部件从国内运往印度组装。”
根据IDC报告显示,因新冠疫情影响,印度2020年智能手机市场萎缩了2%,总销量约1.5亿部,前五名中就有四家中国品牌,分别是小米、Vivo、realme和OPPO,非中国品牌三星电子排名第二。
疫情预计也会影响今年印度本地手机产量。TrendForce集邦咨询进一步指出,目前全球前五大手机品牌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皆有在印度设有产线或透过OEM厂生产,产出,且比重逐年扩大,目前的产出以供应当地需求为主。依现阶段当地生产情形来看,初估今年第二季至第三季共有1200万部手机的生产量会受影响,而受疫情影响,印度全年生产总量将可能因此下滑7.5%。
保障供应链安全成为迁移新考量
除了吸引外资,印度在积极推动本国的产业替代,以手机行业为试点,目前已经开始显现成效。
保银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强调,印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虽然印度当前的产业链体系并不完善,但现任的穆迪政府雄心壮志,执行力比往届更强,PLI(生产挂钩激励)项目会做得更好。”
据介绍,2020年4月份,印度政府推出了生产挂钩激励战略,推动手机产业进口替代。该战略鼓励手机厂商本地化生产,将公司营收4-6%进行五年期补贴。目前移已经有大约16家厂商加入资助计划,包括鸿海富士康、三星。据统计,该战略退出后,参与的厂商已经投资了130亿卢比资金,生产了超过2万个岗位工作。
印度政府也在向汽车部件,家电,医药、太阳能、通讯行业等更多领域推进进口替代项目。印度官方预计,该计划将在未来五年增加5200亿美元的产出。
张智威表示,“印度不需要成为中国”,宏观来看,印度人口基数足够大,未来20多年印度会是少有的能保持8%的经济增速的国家。
除了传统地缘政治因素,在缺芯、疫情等扰动下,保障供应链安全也逐步成为推动电子产业转移的新推手。
日前,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授权约1900亿美元用于加强美国技术和研究,并将单独批准支出540亿美元用于增加美国对半导体、微芯片和电信设备的生产和研究。美国商务部长Gina Raimondo曾表示,这笔资金可能用于在美国新建7至10家半导体工厂。
除了美国,欧盟、韩国等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供应链安全保障,东南亚等国家则在做相应产业承接准备。但这并不是一个符合成本的规划。
据BCG和SIA联合研究统计,如果各地都建立完全“自给自足”的本地化供应链,至少需要高达1万亿美元的研发及资本支持,半导体价格总体将上涨35%-65%,最终提高消费者的电子设备成本。
董世敏向记者表示,疫情、缺芯等问题已经让各国意识到供应链安全问题,未来自建供应链虽然会增加成本,但仍可能会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另一方面,供应链从中国完全转移东南亚等地,可能也因为疫情以及大陆供应链稳健表现而有一些波动调整,比如此前计划全部转出,本轮疫情后可能会减少转移。
另外,碳中和目标可能也将进一步引发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张智威指出,美国、中国肯定会推进碳中和目标,但越南这些国家客观上并不太会有意愿设立太高的碳中和目标。未来高能耗、低端的产业转移将会是个大趋势。
对于产业转移东南亚等地而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担忧,国际代工厂商代表向记者表示,“这个问题并不用担心,”国内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完善的供应链,公司也在不断加强研发力量,提升自动化水平。“毕竟主要是低端部分迁移至东南亚甚至巴西等地。”
观察:新兴市场国家燃起了新能源造车运动
东南亚等地新兴市场国家,已经不满足于做外资产业承接目的地的角色,纷纷打起了扶持本地产业,自主创新的旗帜;而新能源汽车几乎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长期以来,越南、印度等国家被认为坐收中美贸易摩擦红利,凭借廉价的人力成本以及外资引入条件、关税税差等条件下,承接着苹果、三星等国际客户大量低端手机相关订单。但是,毕竟仰赖外资投资的经济结构存在天然弊端,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已经不再便宜,而且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产业转移节奏,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考虑的重要议题。
新能源汽车则是少有能广泛聚集上下游产业的创新载体,被选中作为发展重要选项也不难理解。从路径来看,新兴市场国家会利用本国制造优势,从引进外资品牌入手,落地本地化生产,也会联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孵化本国造车势力。
消息显示,特斯拉已经开始在印度招聘销售和营销主管以及人力资源主管等职位;而这将是特斯拉对印度生产挂钩的激励计划(PLI)的最新响应。在PLI计划下,印度穆迪政府鼓励国际制造业巨头在印度本地进行生产,并出口到世界各地。另外,印度方面已经批准了价值1810亿卢比(25亿美元)的计划,将电池存储容量提高到50GWh。
另外,作为东南亚主要的汽车生产国,泰国一直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旨在成为东南亚地区电动汽车制造出口中心,并制订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规划,目标2036年以后电动汽车基本替代燃油车。
今年5月份,鸿海精密与泰国国家石油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泰国电动车产业建立以生产电动车和提供关键零部件为主的开放平台,帮助泰国汽车制造商在具有竞争力的成本下,快速地推出新车款。此前2018年,比亚迪向泰国交付了101辆的E6新能源电动汽车,泰国当地企业还与比亚迪签订协议,计划未来几年再引入1000辆E6电动汽车。
印度尼西亚则在利用资源矿场优势,发力新能源汽车。据了解,印度尼西亚掌握着镍矿、钴、铜等新能源汽车电池必备的矿物,计划成为全球电动车动力电池的生产中心。印尼政府目标到2025年出口20万辆电动汽车,或者让本土品牌电动车出口量占到机动车出口总量的20%。
2020年12月,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巨头宁德时代已经与签约印尼政府,投资50亿美元建设一座锂电池厂,项目计划于2024年投产,这将是宁德时代继德国图林根州工厂之后的第二个海外工厂。
越南也开始发力新能源汽车,并且步伐更快。近两年,随着政府推出电动汽车发展扶持政策,电动车以50-60万的年增长销售量速度在增加,并且积极培育本土企业。
Vinfast系越南最大的综合企业集团Vingroup旗下汽车子公司,也是越南首家汽车制造商,在去年已经成为越南第五大汽车品牌,并计划赴美上市,最新估值超过500亿美元,直逼蔚来汽车。
(2020年VinFast等车企在越南销售情况)
今年3月,中国台湾固态电池制造商辉能科技就与VinFast近日宣布已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将在越南成立合资公司,加码当地的固态电池商业化;另外,鸿海也传出拟收购VinFast电动车生产线消息,而VinFast希望保留电动车块业务。
A股上市公司也开始分羹越南电动汽车项目。据飞龙股份方面向媒体介绍,公司已经已得到VinFast的3款纯电动车的电子水泵和电子三通阀项目定点,预计2021年10月份将实现首款车的量产;预计Vinfast纯电车项目以及越野车项目将会为公司带来超过1亿元销售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