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企业 > 正文

重大战略调整!花旗宣布退出中国等13个市场个人业务

2021-04-17 16:57  中国银行保险报   - 

随着2021年一季度业绩新鲜出炉,花旗集团宣布一项重大战略调整。

4月15日,花旗集团宣布,将对其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进行重组,计划退出在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13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以将资源和投资聚焦于那些更具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业务。

记者从花旗中国获悉,此次花旗全球个人银行业务重组不涉及花旗在中国市场的企业和机构客户业务。中国市场仍然是花旗全球战略和业务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花旗在中国市场继续发展的决心坚定不改。

与中国等13个市场个人业务挥别

全球个人银行业务(Global Consumer Banking)一直是花旗集团的重要支柱业务之一,但今年一季度花旗个人银行业务表现并不亮眼。

一季报显示,花旗集团一季度个人银行业务70.37亿美元,环比降低4%,较去年同期下降14%。对此,花旗集团表示,虽然去年该行存款增速加快,财富管理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但疫情之下较低的信用卡交易量及全球持续的低息环境抵消了业务优势。

分地区来看,今年一季度花旗个人银行在亚洲地区实现16亿美元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9%,相较美国地区(下降15%)、拉美地区(下降16%),降幅最为和缓。报告称,尽管亚太地区银行业务受净息差收窄、信用卡业务疲软等因素影响,其投资收入及存款增长弥补了上述劣势。

提及此次个人银行业务“剧变”,花旗集团表示,此举是为了将集团的资源进一步向规模大、增长潜力大的企业客户倾斜。但花旗个人银行业务并非从此与世界舞台“一别两宽”,而是将集中在四个世界财富中心:新加坡、中国香港、阿联酋和伦敦。

“尽管这13个市场拥有出色的业务机会,但我们没有足够的规模参与竞争。”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同时,Jane Fraser也表示将继续发力这13个市场的机构业务及财富管理业务。

仍将持续发力对公业务

一位在花旗中国拥有个人账户的客户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听到这一消息“并不感到意外”。去年,这名客户曾考虑申购花旗中国面向个人客户的大额存单产品,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建行。“感觉花旗中国个人客户比较少,网点也少,即使网上银行再方便,也感觉‘不踏实’。”这名客户告诉记者。

2018年,银保监会曾公布加快落实银行业对外开放多项举措,包括降低外资行分行吸收单笔人民币定期零售存款的门槛至50万元;允许外资行在中国境内同时设有子行和分行。这在制度层面为外资银行进一步开展零售业务提供便利。但个人业务对于银行而言是持久战,对网点依赖性较强,相较于中资银行,在这一点上,外资银行的确略显“势单力薄”。

不过记者注意到,花旗集团本次虽止步中国个人业务市场,但依然看好并将持续发力中国对公业务板块。

据记者梳理,近年来花旗中国获得了一系列业务资格,包括:本地基金托管人资格、首批“债券通”报价机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承销资格、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代理人资格等。花旗中国也是LPR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报价行中两家外资行之一。

花旗中国称,过去12个月,尽管全球市场跌宕起伏,花旗仍成功为中国企业从国际资本市场募集了超过300亿美元的资金。

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兼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林钰华则表示:“在中国‘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花旗将继续助力中国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和外资机构参与中国开放的大市场。”

而针对业务调整过渡期,花旗中国明确,将从确保客户、员工和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出发,力求以将影响降至最低的方式审慎妥善开展个人业务调整。(记者 许予朋)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亚马逊员工是绝望的灵魂?贝索斯用最后一封年度股东信反驳
下一篇:苹果终止订单,欧菲光全年业绩“变脸”亏损18.5亿元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