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有媒体报道称,从供应链处获悉,中芯国际已获得部分美国设备厂商的供应许可,主要涵盖成熟工艺用半导体设备等。
去年12月,美国商务部在官网发布声明,宣布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意味着相关的美国出口供应商需要申请向中芯国际供货的许可证。
截止截稿时,限制缓解的消息尚未得到中芯国际确认。
但这在此前已有所征兆。
近期,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指,美国设备供应商近期恢复了零组件供应和现场服务,这至少缓和了投资者对中芯备用品和零组件库存问题的短期担忧,将上调中芯国际的评级由中性至增持,上调H股目标价34%,由23.8港元升至31.8港元。
大摩进一步指出,这意味着中芯成熟制程业务有望获得设备供应的许可,高通等美国客户继续跟中芯有业务往来,联发科等部分台湾集成电路公司正寻求获得中芯更多产能,预计中芯2021年收入增长10%-15%,上调公司2021年每股纯利预测14%、2022年数字亦上调6%。
海外供应商获得供货许可证的消息也在市场预期之内。
3月1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分析称,中芯国际在2020年12月18日被美国纳入实体清单,采用美国技术的设备材料零部件供应中断,需申请相应许可,公司原材料备有6个月以上库存。许可证法定审查周期为60天,假设12月底申请,推断在近期公司或陆续得知结果。
中信证券认为,中芯国际之所以有较大概率获得10nm以上制程许可,是因为:
1)美国商务部主要限制对象为10nm及以下制程(包括EUV极紫外光刻技术)的相关物项,对其他部分审查标准宽松;
2)中芯国际作为重要客户,易获得美国供应商(如应用材料、泛林等)支持;
3)中芯国际的美国客户比重较高,2020Q4达27.7%,是高通、博通等客户重要供应商,产业链相互依存、难以替代。若公司取得许可证,意味着运营可持续、扩产有望正常开展,将对估值回升形成催化。
而在先进制程受阻的情况下,中芯国际策略或转向成熟制程。
而去年第四季度数据也已显露这一趋势:中芯国际成熟工艺营收占比有所提高,先进工艺占比有所下降,其中55/65纳米工艺营收占比从第三季度的25.8%提升到34.0%,14/28纳米则从14.6%下降至5.0%。
根据环评资料,中芯国际计划未来十年内在北京新建至少20万片/月12英寸晶圆产能,北京新厂(中芯京城)首栋P1厂房5万片/月产能有望在2022年投产,P2厂房预计于2025年投产。北京新厂(中芯京城)将聚焦12英寸成熟制程,工艺制程将以14nm~65nm为主,重点发展逻辑、物联网、存储、图像传感器、高压显示、电源管理六大平台。
从股价表现来看,由于此前被列入实体清单和部分指数剔除的利空因素,中芯国际估值已回落至2021年1.6x PB左右。业内认为,公司此前扩张先进制程实际上拉低了盈利能力,成熟制程具有更高投资回报率,有望在长期提高ROE水平。
中信证券认为,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业绩说明会给予的2021年收入指引仅为中到高个位数成长,是基于谨慎性原则做出的较为保守的指引。考虑到行业产能紧张持续,公司亦受益于行业景气过程,晶圆价格有望继续提升,若许可证落地,扩产有望顺利开展,全年表现有望超过指引。
3月1日,中芯国际科创板股价收涨4.7%,报57.75元;港股股价收涨6.79%,报26.75港元。
(作者:张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