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是央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实践。《证券日报》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中央企业已提前超额完成三年压减20%的任务。
7月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以下简称压减工作)三年收官总结视频会议。本次会议在总结三年中央企业压减工作的基础上,对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压减工作再上新台阶作出部署安排。
时间回溯到2016年,彼时国务院对央企压减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其目标是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3级至4级以内,法人层级10级以上(含10级)的企业减少3个至5个层级,企业法人户数减少20%左右。
从效果上看,三年压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31日,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14023户,存量压减比例达26.9%,超额完成三年压减20%的目标任务,法人户数已降至45895户。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指出,通过压减工作,中央企业摸清了家底,管理基础有效夯实;消除了“臃肿”,整体面貌明显改观;降低了成本费用,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加强了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精简了机构人员,集团管控全面增强;促进了全面改革,协同效应充分发挥。
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压减工作累计减少直接人工成本292亿元,减少管理费用246亿元;在减少的企业法人中,亏损企业4794户,合计亏损额754亿元;累计减少资不抵债企业1887户,负债总额4051亿元;无人员、无资产或无收入的三无“空壳企业”6138户。
“通过开展压减工作,中央企业的成本费用和亏损面得到有效控制,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国资委总会计师白英姿如是说。
据白英姿介绍,在压减工作中,国资委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不搞“一刀切”,对新兴产业等特殊领域的新增企业不做硬性限制,对项目公司和特殊目的公司(SPV)分类管理、区别对待。
谈及如何进一步实现压减“再出发”,郝鹏要求,下一步工作要从“治标”向“治本”转变,把重点放在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上。还要持续强化联动协同,在实行精准管理上展现新作为;要持续改革总部职能,在增强集团管控上展现新作为;要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