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的天然气价格正在推动欧洲制造商转向美国。不少观察家认为,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是美国经济。越来越多生产钢铁、化肥和其他基本商品的欧洲公司正在将其业务转移到美国,因为在那里有更稳定的能源价格。美国近来公布一系列针对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刺激、支持措施,专门生产化学品、电池和其他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公司将从这些政策中受益。与之对应的是,欧洲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和供应链中持续存在的问题有可能引发“去工业化”。9月23日,标普全球旗下数据机构IHS Markit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初值由上月49.6降至48.5,创27个月新低。标普全球认为,如果不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封锁的几个月,欧元区制造业、服务业及综合PMI已跌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成本账逼走欧洲制造业
“美国正在受益于欧洲企业外迁”,德国《商报》25日报道称,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正在扩大其在北美的业务。华盛顿以廉价能源和低税收吸引德国公司。对于许多公司来说,如果算起成本账,搬到美国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德国《商报》称,由于欧洲天然气使用成本几乎是美国八倍,北美等地区的供应商正在崛起。同时,由于对天然气的高需求和激烈的全球竞争,位于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制造业目前已经限制或关闭了大部分产能。阿姆斯特丹化学公司OCI NV 的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霍什称,该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扩建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合成氨工厂。
“在过去14个季度中,我们有11个季度的能源成本在美国是最低的”,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州长凯文·斯蒂特在接受《商报》采访时这样说。佐治亚州商务官员也表示:“我们的能源成本低,电网稳定。”许多德国公司正计划在美国设立或扩展其分支机构,对来自弗吉尼亚州、佐治亚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等美国主要州的数据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兴趣。仅俄克拉荷马州就有60多家德国公司跟进,其中包括汉莎航空、阿尔迪、费森尤斯和西门子。该州称,这些公司在最近的扩张中投资了近3亿美元。
在佐治亚州,去年秋天以来,已有多家德国公司在此投资:Aurubis投资3.4亿美元建设新的金属回收厂,赫伯罗特投资1800万美元建设新的北美总部,勃林格殷格翰投资5700万美元建设研究中心。
德国的能源成本呈“爆炸式增长”,许多机械制造商寄希望于美国。德国《奥格斯堡汇报》18日报道称,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3的公司希望增加在美国的生产能力。德国汽车产业纷纷加码建设美国产能。今年6月,大众汽车在其位于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工厂开设了一个耗资 2200万美元的电池实验室。宝马计划10月在南卡罗来纳州斯巴达堡工厂宣布对电动车的新投资。
在化工行业方面,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希望在2022年至2026年间在北美投资250亿美元,约占全球投资的15%。特种化学品集团赢创工业在宾夕法尼亚州开设创新中心,投资额超5000万美元。赢创工业希望与美国政府一起在印第安纳州建立一处生产设施,总投资为2.2亿美元。同时,德国制药巨头拜耳向波士顿的一处新生物技术中心投资1亿美元。此外,丹麦珠宝公司Pandora A/S等欧洲企业也宣布在美国扩张。
“我们的眼前是一片深渊”
德国联邦政府已经认识到高能源价格可能导致经济结构发生永久性变化的危险。“德国面临重要产业外流的威胁”,德国联邦政府国务秘书兼总理府首席经济顾问约尔格·库基斯称,铝、玻璃、陶瓷、水泥和钢铁等生产商发现美国的能源价格更便宜。库基斯承诺:“我们将在救济方案中采取对策。”
然而现实是欧洲似乎正在经历能源价格无法逆转地持续高涨。德国《柏林日报》近日报道称,美国能源企业目前向欧洲输送的液化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因为利润太高了,而且美国国内能源供应足够。在今年3月,欧盟的天然气购买成本一度是美国的10倍。即使在现在,现货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由于高昂的能源价格和迫在眉睫的衰退,德国工业陷入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商报》21日报道称,许多工业部门现在正在减产,以节省天然气和电力。这主要影响能源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减产约5%,化工行业减产8%,化肥行业甚至关闭了德国70%的产能。
钢铁制造商安赛乐米塔尔最近暂时关闭了德国的两家工厂,因为成本过于高昂产品经济效益差,从国外采购某些初级产品更加划算。几家德国中型铸造厂今年已经不得不申请破产。“我们眼前是一片深渊”,德国钢铁和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的负责人克里斯蒂安·维特迈尔警告说。德国卫生纸制造商Hakle本月因能源成本上升而申请破产。
随着企业报告业务状况恶化,以及与能源成本飙升相关的价格压力加剧,欧元区很可能陷入衰退。标普全球公司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森2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洲PMI初值暗示,第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将萎缩0.1%,在截至12月的3个月里收缩幅度可能会更大,增加该地区陷入衰退的风险。克里斯·威廉森认为,德国正面临着最严峻的形势,尽管有一些迹象表明供应链瓶颈有所缓解,但重点显然已从供应链转移到能源和生活成本上升,这不仅打击了需求,在某些情况下还限制了制造业生产和服务业活动。与此同时,能源成本飙升重新点燃了通胀压力。随着供应短缺的缓解,通胀压力在前几个月曾出现一些降温迹象,但现在正在加剧。
美欧贸易隔阂加剧
“美国和欧盟之间新的贸易战”,德国《经济周刊》25日称,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比他的前任特朗普更宽容,然而在中期选举到来前,拜登愈发偏向强硬的贸易保护主义。美国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奉行公开的保护主义政策。由于《通胀削减法案》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政策,特斯拉希望改变其电池战略,暂时停止其位于德国格伦海德的电池工厂以从美国的税收优惠中受益。《商报》报道称,德国勃兰登堡州经济部门对美国政府的电动车攻势持批评态度,《通胀削减法案》导致“欧洲的竞争劣势”。
拜登的举动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和欧盟2021年成立的跨大西洋贸易委员会(TTC)有用性的质疑。今年5月,作为TTC的一部分,双方相互承诺不会设置任何新的贸易壁垒。德国媒体称,美欧此前关于贸易的联合声明似乎承诺将“动荡的特朗普时代”抛在脑后,波音和空中客车的贸易争端以及钢铁关税等纠纷都应该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贸易摩擦的数量再次增加。
《经济周刊》25日还表示,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近日一再向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明确表示,欧洲对《通胀削减法案》感到恼火。一方面,在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的贸易专家认为美国这一“政策工具”明显违反世贸组织(WTO)规则。另一方面,各方对制造商的补贴也存在各种质疑。欧盟方面有声音称,美国似乎是想“挑衅世界其他地方”。“法律已经通过”,一位制造商称,美国政府不会对此做出任何改变,欧洲制造商对美欧通过政治层面接触解决分歧的期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