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财经 > 房产 > 正文

公然对抗美联储,我们都忽略了美国房地产背后这只最大的“推手”!

2022-04-26 16:44   美国新闻网   - 

是救市还是“自救”
 
3月春暖花开,国内各地房地产似乎也有解冻之意。
 
图片
 
铺天盖地的楼市利好消息让任何一个“局外人”,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也能迅速被这股热潮席卷。浑身细胞在叫嚣,该进场了!
 
我们得搞清楚两件事。
 
首先,地方政府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其次“回暖复苏”这个暧昧不清的表述,和我们的预期是一致吗?毕竟“暖”有春风拂面的舒适,也可以加温到沸腾。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相信反应强烈的市场希望看到的是国内房地产重回2019年那场热火朝天的盛况。
 
但别忘了,历史已经在2019年的那个夏天完成了交接。

7月30号,高层会议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彰显着我国政府将房地产金融属性弱化剔除,让其回归住房属性的改革决心。
 
那些年的“热火朝天”本质是资本市场的狂欢,是滥用金融杠杆的非理智行为。是经不起戳的一只巨大泡沫。
 
而改革的方向只有一个字:“稳”。
 
图片
 
所以属于的房地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城市的“救市”不过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救”行动。
 
目的简单概括就是两点:“没钱了”和“保住面子”。
 
首先得明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组成,知乎有位网友解释的非常详细:
 
图片
 
中国经济网报道:“自1994 年分税制改革后,各地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平均至少在50%以上,西部一些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
 
国有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第二财政”收入来源。而“招拍挂”叠加金融杠杆更是让土地价值成倍上涨。
 
特别是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城市,近年随着企业、人口的涌入,土地变得越来越值钱,地方政府也已经习惯了扩张型的发展模式。所以我们也能一次次见证城市的日新月异。
 
而在中央按下“暂停键”后,各大房地产开发商拿地成本和渠道都快速收缩,从银行贷不到款,同时销售端也呈现低迷态势。“地王”的传说一去不复返。
 
保住面子从何说起呢?
 
2022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额的增速下降连续快于销售面积,投资、销售双双持续下滑,房价有持续下行压力。
 
图片
 
人越多,有限的土地越是稀缺资源,所以房价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成强正相关。
 
道理大家都懂,那么房价某种程度上就成了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地方政府要出政绩,就必须稳住房价。
 
地方政府的里子、面子都与房地产紧密捆绑。
 
当下,中央态度坚决,贸然开闸放水是不可能了,所以地方财政收紧是必然的,只有主动作为才能博一线生机。
 
图片
 
图片
 
但究其“救市”效果,也只是杯水车薪。一线城市不放开、二三线城市稍微松绑,仅凭这小部分“刚需”的消费力还不足以扭转政策性调控的国内市场下行趋势。
 
撑不起国内楼市的“春天”。
 
图片
理性看待美国房地产危机舆论
 
与国内“降准降息”,苦尽甘来的呼声相比,国内对美国房产普遍抱以悲观态度。
 
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
 
需求侧方面
 
美联储新一轮加息缩表,会进一步抑制需求,冷却市场。为应对疫情期间的高通胀,截止到4月14号,三十年期房贷利率创11年新高,首次超过5%。
 
CNBC报道,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在18号表示目前10年期与40年期的美债收益率倒挂,一旦突破2.85%的下行趋势线,就会触底反弹,利率将会持续上升。股市和楼市的压力都会增强。
 
供给侧方面
 
1、供应链受阻,建房成本增加,房屋的价格继续上涨。截至3月,已经批准建设但尚未开工的房屋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2、房价持续走高,很多人认为房价被高估,有水分。美国房地产服务商Zillow调查发现,美国平均房价超过100万美元的城市增加到480个,是2017年的两倍。
 
图片
 
理性一点分析,这些现象的叠加并不能肯定美国房地产的下行趋势。
 
忽略本质的现象分析是盲目的。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接近于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政府起调节而不是决定作用。
 
美联储加息会对市场的需求起一定抑制作用,但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在没有“金融泡沫”的前提下,还得看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博弈角逐。
 
首先,美国房地产在疫情期间价格飙涨有泡沫吗?是短期还是常态?
 
回顾2008年的次贷危机,全世界人民都心有余悸。美国审批住房贷款的严格程度并没有在疫情期间下降。且美国规定新房不允许卖给投资客。因此想利用金融杠杆炒房的次级投资占比很小。
 
在美国,疫情导致居家办公和逃离城市的“新浪潮”成为生活常态。这也就推动了美国社会中最大的群体“千禧一代”,由租住公寓转向购房住宅的巨大需求。
 
美国哪些城市的房价在上涨?为什么涨?
 
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只是少数地区非常火爆。比如德州的奥斯汀、达拉斯、休斯顿,这几个地区确实是近几年房价一路猛涨。
 
如果从国内第一财经给城市评级的五个维度来看(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这些城市的高房价完全有足够的支撑力。
 
像奥斯汀,深受美国高科技企业青睐,当地的税收低廉、友好的政策环境、配套的城市服务吸引了包括特斯拉等一大批科技制造企业迁入。
 
大量新迁入人口势必会争夺当地有限的房产资源,供给缺口过大。而且原材料供应链受阻,人工成本增加,建房成本上涨,供给量又没跟上。
 
真实价格是受供需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不应求,房价上涨是再正常不过的经济规律。
 
图片
 
就我们得到的市场反馈,现在在奥斯汀房价基本是靠自住业主撑起来的,投资客都没机会进入市场。而在达拉斯,我们贷款买房的客户基本都没戏,现金买房的客户得拼手速、还要加价10%-25%。
 
市场表现是最直观的证据。因此我们要理性看待美国的高房价的“危机”舆论。
 
不是每个地方都在涨,美国房价整体上涨只是被平均的障眼法
 
上涨的区域背后有人口增长、产业密集、低库存的逻辑支撑。
 
美联储加息会对需求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影响是有限的。
 
图片
看世界,带着观点
 
改革求变是一种态度,在中国和美国都是如此。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房住不炒”是我国在房地产行业野蛮生长后的转型大势,不可否认从98年住房改革以来,房地产为我国的经济注入了活力,率先打通实体与金融的接口。
 
但是和其他已经逐步转型的实体制造业相同,必须承认低效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在这个市场中摸索出一种更加精细化的盈利模式。
 
而且房地产作为个人、社会最大的资产存在形式,特别是在我国,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根据Numbeo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房价收入比高达28.4,高出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平。日本为13.3,德国为9.4,美国仅为3.7。
 
房地产一旦被哄抬过高,一方面影响居民的正常住房需求,另一方面一旦杠杆过高没人接盘,开发商资金断裂,银行被挤兑,就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所以国内楼市“回暖复苏”的征兆,对于大多数“刚需”买家是重大利好消息。以后房地产也会慢慢地更趋于理性。
 
但也别着急,摸着石头过河谁都要谨慎小心。
 
可以预见的是:
 
国内房地产投资属性已经被逐渐弱化。想要在房地产投机上再分一杯羹难。
 
而美国房地产具有典型的周期波动规律,目前正处于新周期上涨阶段,在未来还有至少5年的黄金投资时期。
 
哈里森地产周期理论表示:
 
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周期大概是18年:先是7年上涨,然后可能会发生一个短期下跌,之后经历5年快速上涨和2年疯狂,最后是历时4年左右的崩溃。
 
图片
 
美国房地产目前处于一个新周期的7年上涨阶段末期。
 
图片
 
从2012-2013年就已经开始有抬头的趋势,本来第一个7年增长应该平稳缓慢,但由于“突发”疫情的助长,导致房价的增幅过快,而且将这波上涨的周期拉长。
 
根据哈里森地产周期判断,预计第一阶段上涨还将持续1-2年,然后进入下一阶段,美国房地产市场在未来5-10年内,很大可能性是继续繁荣。
 
图片
结语
 
住房在过去二十年里是压在国内无数老百姓心头的一座大山,明明“衣食住行”中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却逐渐扭曲成资本谋求暴利的工具。“房住不炒”是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也是百姓的心声。
 
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相对完善成熟的市场。顺应周期和规律性。想通过投资房地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者,值得重点关注。而且美国作为移民大国,一直都非常支持和鼓励海外投资。
 
学会审时度势,在适合的土壤播撒种子,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美国楼市开始告别黄金时代?美联储放“鹰”也没有在怕的
下一篇:美国房产投资注意事项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