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票房突破4.58亿元 导演殷若昕和编剧游晓颖分享创作背后
选择开放结局 不想强行圆满
继《你好,李焕英》后,《我的姐姐》又成为一匹耀眼的黑马之作。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2021年清明档累计票房8.2亿元,创造了国内同档期票房纪录。其中,《我的姐姐》排片占比从上映首日的16.6%飙升至35.5%,是清明档的最大赢家。截至4月6日18时,《我的姐姐》票房突破4.58亿元,打破《反贪风暴4》创造的国内清明档票房纪录和观影人次纪录。
《我的姐姐》讲述的是父母意外离世的二孩家庭,已成年的姐姐安然面临着追求个人生活还是抚养年幼弟弟的难题。在亲情的羁绊和个人梦想追求之间,她挣扎求索,找寻真正的自由与自我。《我的姐姐》是导演殷若昕和编剧游晓颖的二次合作,两人将这部电影对准中国式家庭中的女性,展现当代女性在家庭、社会等大环境中所面临的种种境遇,发人深省。
创作《我的姐姐》是受政策触动
北京青年报(以下简称“北青报”):为什么要创作《我的姐姐》这个故事?
游晓颖:我写剧本是因为2015年看到独生子女政策取消,允许生二胎。当时我身边的朋友也发生着类似《我的姐姐》的故事,我看到这样的家庭里有很多亲情的撕扯和碰撞,我想探究这背后的原因。另外我本身是独生女,二胎之间的相处也会引发我很多思考,所以想把这些剖开做一个陈述。还有一点是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家庭题材,学舞台剧的时候也是偏爱尤金·奥尼尔这种探讨家庭和父母关系的,所以会特别想去写这种题材。
殷若昕:虽然我们是独生子女,但多子家庭的故事就在我们周围,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是非常值得去探讨的。另外我也是一名女性,出现了一个书写我们现代女性的故事,我会有一种使命感想要去好好地拍出来。在我们面临各种外部困境和自己内部困境的时候,当伦理的困境和自我求索的困境撞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种碰撞产生的魅力和思索是我想通过这部影片去探索的。
北青报:开拍、写剧本前你们为了这个项目做了哪些准备,影片故事是否有具体的现实原型或社会新闻素材案例?
游晓颖:我写剧本之前,一个是跟身边有这种兄弟姐妹的朋友多聊,然后看一些关于家庭方面的书籍,类似《家庭治疗》《热锅上的家庭》这种涉及家庭心理学方面的书,包括一些女性主题的论述,然后会从更宏观层面去把控剧本主题的走向和我想表达的内容。
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深入到个体的经验里面,像跟我的父辈,以及舅舅、姑妈这些角色,其实是有我身边一些人的影子,我们去追溯他们的一些往事,然后把这些融合起来作为补充。
原型其实有很多,会把周围朋友的经历融合起来,但不会是特定的某一个原型。我也喜欢去网上搜索这样的新闻,经常看他们讲的一些什么独生子女联合养老,还有多子女家庭是什么感受,就会看到很多人在上面写自己的感受。我把这些东西做一个消化,通过艺术加工给呈现出来。
殷若昕:在开拍之前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剧本,它的内部氛围、人物关系、人物命运都已经非常扎实了,我所做的一切是要如何去翻译、具象化、可视化这个东西,更多地去填充生活化的细节。因为我们前期和主创“碰撞”的时候就是明确要扎根到生活本身里去,要无限地接近生活本身的样子,既不要猎奇,也不要过分地客观,而是要站在这个人的身边去拍她的故事。所以,前期做得最多的就是不断地调整我的导演构思,给每一场戏提炼出一个关键性的动作指向,然后把编剧已经营造出来的氛围去放大传递出来。
我在看剧本的时候,会把自己先变成里面的每个人去经历。其实在这个过程里我会想到我的妈妈,因为剧本里有姑妈这样一个角色,就会去关注她们以前的故事,和她们开始对话,也会了解到在她们那个时代的多子女家庭,尤其是这种长姐的故事。再包括我们之前经常分享一些看到的案例,所以这里面会有一些杂糅,会有很多生活中的影子。
姐弟的情感变化是更生活化细水长流的
北青报:片中姐姐的具体年龄是多大?为什么给她设定的职业是护士?
游晓颖:护理专业毕业两年,工作两年。因为我身边有些朋友会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去考研,一般两年是个坎,如果不考基本上就一直工作下去了,两年之内如果对工作还是有不满,会想要再去考一下。
护士工作的那个环境比较能够见众生,不想让姐姐只困在自己那一方情绪里,还可以让她看到周围人的处境,也对自己的处境会去反思。而且做护士确实压力蛮大的,在压力大的情况下人就会处于高压的状态。她家庭是一摊事,事业上是一摊事,职业上又是一摊事,这些都难以去处理平衡,会把人逼到一种绝境,会让她在短时间内爆发或做选择。
殷若昕:而且护士这个职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女性,其中也会有女性不公平在里面,这个设定我们也有这部分考虑。
北青报:姐姐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游晓颖:姐姐之前有过原生家庭伤害,她想要摆脱束缚,追求自己的生活,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电影里她其实是把自己曾经失落的东西一点点找回来,打破内心的坚冰。她既渴望情感,又害怕情感,但是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治愈自己,强大和柔软是她的一体两面。
殷若昕:她尝试着建立亲密关系,尝试着去爱,尽管这个过程跌跌撞撞,但她在慢慢地寻找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坚定自己最重要的东西。
北青报:弟弟是个怎样的小孩?
殷若昕:对于弟弟来说,由于父母离世,他在极速地适应环境变化,所以弟弟一定是心思敏锐的小男孩,不然也不会和姐姐之间发生这么多故事。另外,他这个年纪有天然的自我保护和察言观色,他会想要去求证姐姐是否喜欢他。
金遥源确实很真,而且他的台词很有意思,刚进组的时候可能有点不清楚,毕竟他还小,但他的表意很明确,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游晓颖: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姐姐,会从她们的描述里知道弟弟都是什么样的。他们对于情绪的捕捉很敏感,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在意你,所以片中弟弟会很在意姐姐的举动。
金遥源的眼睛真的很好看,会讲话,还有他的台词很好,他说台词的时候很真挚。可能是天赋,他虽然才4岁半,但他的口条可能比六七岁的小孩都还好。
北青报:姐弟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游晓颖:姐弟的情感变化是更生活化,细水长流的。像弟弟受伤后姐姐背弟弟回家,那是打破坚冰的重要时刻,本来他们没有肢体上的接触,但当不得不肢体接触的时候,情感就会有转折。我身边有兄弟姐妹的朋友都会提到,血缘就是这样子的,尽管有时候你很讨厌他,但在不知不觉中你又会和他有一样的习惯。像片中弟弟对姐姐吐口水,姐姐在情急之下也会吐口水。想从生活细节上构建他们每一次的情感递进,包括后来弟弟为姐姐做一些事情,他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近。
殷若昕:起初姐弟一直在遥遥相望,彼此对彼此意味着什么都是模糊的,但片中会有很多生活化但又隽永的时刻,例如,姐弟互相摸对方眉毛的细节。姐姐看着眼前睡着的弟弟,发现他们的眉毛非常像,在那一瞬间她明白自己跟弟弟之间的羁绊,她会想为什么会对弟弟产生一种亲密。后来弟弟也有摸姐姐眉毛这个动作,姐弟之间情感是有来回流动的。
这个结局是开放的 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
北青报:哪场戏最难写、拍?皮球这个意象有什么含义?
游晓颖:姐姐回来搬家和表姐对上的那场戏最难写,因为不想把它写得太“狗血”,要交代关键信息的同时,又要把吵架的节奏拿捏好,还希望能够看到两个女孩背后家庭的东西。还有一场戏,就是姐姐跟姑妈谈话。我既想把她们两个的内心给剖析出来,又不想用非常直白的方式,所以我会想很久,这两个人怎么去达成我想达到的效果。这两场一场是爆发的,一场是走心的,我都会觉得比较难写。这个剧本确实打磨了很多年,到最后觉得每场戏都完成了我内心的设想。
剧本最开始叫《踢皮球》,这是弟弟喜欢的一个运动,其实他的命运也像这个皮球一样,某种意义上姐姐也是一样的,很难有停下来的时刻,命运是比较漂泊的感觉。
殷若昕:弟弟趴在防盗窗上跟姐姐说话那场戏最难拍,弟弟要从防盗网上掉下去。其实武指提前做了很多保护预案,但是弟弟非常害怕,他一旦接受他要掉下去这个设定,就没有办法去表演。所以那天晚上我们不仅要做他的思想工作,还要保证拍摄,而且那天拍摄条件很艰苦,一直在下雨,外面有非常多剧组工作人员一直在等弟弟的状态,所有人都在配合着那个时刻的出现,最后弟弟勇敢地完成了那个时刻,那个夜里非常难忘。
北青报:据说拍摄朱媛媛和张子枫对话的那场戏,现场很多人都哭了。
殷若昕:那场戏说起来还想哭(笑)。那场戏是很难很“走心”的,媛媛老师是感情特别充沛的演员,之前演的时候她一直在克制,这场戏我跟媛媛老师说,你看着子枫说出那句台词。她一旦看向子枫说出那句台词,我们所有人不管哪个机位,都是全场失控都哭了。因为那场戏本身内部的能量就太大了,当演员呈现出来的时候,每个人多少都一些代入和投射,想到了各自的亲人。
游晓颖:我们现场那些铁石心肠的男孩们也哭了(笑),他未必是在那一刻理解了女性,但确实很动人。一开始媛媛老师是没有把眼神递给子枫,她们不敢对视,因为一对视就会崩溃,导演说你就着这个崩溃来,然后当她一看子枫的时候子枫就不行了。
殷若昕:对,子枫是强接受型的。她们两个对手戏的化学碰撞是很有力量、很感人的。
北青报:姐姐和姑妈这两代“姐姐”对话的意义是什么?
游晓颖:姑妈曾经也是家里的姐姐,并且很像我们母亲那一辈女性。创作这场对话的时候我想到了套娃这个意象。套娃就是一个套一个,但最后姑妈说“套娃也不是非要装进同一个套子里面”,其实是说你可以有自己人生的选择,不必像姑妈一样走大家给她规划的路,这是姑妈对姐姐的疼爱和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有这样的对话,越长大就越不想去触碰他人情绪的死角,包括把自己袒露出来,你会发现在一个人面前不设防越来越难,但是希望在电影里姑妈和姐姐能有这样的时刻。
北青报:电影里姐姐其实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对于结局的设计有什么考量吗?
殷若昕:姐姐是独立长大的,有强势的自我认知和世界观,她不会做出完全牺牲未来的事,所以她会前往北京考研追求理想。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一直很心疼姐姐,但又有一种“不得不”的感受在里面。作为创作者,还是想让大家看到这个女孩所代表的故事,而不是强行圆满。但是否抚养弟弟这个结局是开放的,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其实你的经历和价值观,以及对剧情的感知会决定你对结局的倾向,这也是开放式结局的魅力。
游晓颖:电影是开放式结局。我们更想让大家看到姐姐经历和遭遇的这一切,至于最后的选择是什么,看完电影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答案,这部电影不是要指导任何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