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湾俯瞰
从海河、淮河,到黄河、长江,中国的江河大都是自西向东,涓滴成川,奔涌入海。而京杭大运河作为人工开凿的最大河道,却与之自然形成的河流不同,要靠人工提水调节水位,浩大的调水工程也保持了足够的水位,保证了南北漕运的贯通。高湾 麦田青青
在南京,到处流传着朱元璋的故事。这是大一统王朝在南京的第一次建都。至今明孝陵和明城墙还见证了这段历史。雄强一世的农民皇帝朱元璋驾崩,燕王朱棣得知,立即从北京领兵向京师南京飞奔,在高高的运河大堤上急速驰骋,在宝应北边的淮阴遇到新皇帝朱允炆北上的特使,宣读太祖遗诏“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诸王各守信地,勿到京师会葬。” 想象一下,这位血气贲张的燕王,怎能咽下这口气?运河里的熙来攘往的商船,两岸鳞次栉比的村庄肯定激起了这个一代雄主征服八方、君视天下的决心。他转身悻悻而去,仅仅在一年后,朱棣脱下孝服,再次踏上了运河大堤,这位在北方长大的38岁的汉子带着北方的虎狼之师,剑指16岁的侄子所在的南京,铁蹄阵阵,杀气腾腾。4年的血腥杀伐后,独得天下。朱棣再次沿运河大堤北上,带着雄视天下的帝王之仪扬长而去,定鼎北京,称霸天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连环画中的袁术
新中国成立后,在《宝应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中记载:“氾水镇南边有一座古墓,一九五八年出土过一对滑石猪和花纹砖等,并有人见过墓道。”这个墓中出土了一对猪型石握,长10.3cm,宽2.3cm,高2.5厘米,通体贴金箔,现藏宝应县博物馆。猪型石握 现藏宝应县博物馆
袁术很骄傲,这种骄傲自有出处。他的家族在《三国志·魏志》有记载:汉代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而且这个家族在河北以文化著称,培养了很多门生,有“门生义故半天下”之称。其兄袁绍也是天下人趋之若鹜的一方诸侯。袁术先是在汉朝为官,天下大乱后,占据南阳。鱼肉百姓,民怨沸腾。可袁术耳对此不闻不问,他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再加上他耳朵里刮进了一句民谣“代汉者当涂高”,袁术认为当涂者,即公路也(公路即袁术的字)。坐天下者也就非己莫属了。孙策借兵,玉玺至此落入袁术之手。自命不凡,高高在上,目中无人,根本瞧不起出身宦官家庭的曹操,也瞧不起贩履织席的刘备,更瞧不起黄牙孺子孙策,就连同父异母的兄弟袁绍也不放在眼里。袁术按捺不住膨胀的野心,终于僭号称帝,招致天下群雄讨伐。一朝兵败后,袁术迫于无奈将帝号归于袁绍,准备投奔山东青州的侄子袁谭。虎视眈眈的曹操哪里肯放过他,指挥刘备等围堵追击。袁术被围,坐以待毙,吐血而亡。至死还浩叹道:“袁术至于此乎?!”袁术死后,家人扶柩沿运河大堤往南,投奔庐江太守刘勋,途经氾水,时值盛夏,尸体腐臭,只好就地草率安葬。《高湾史记:一个运河村庄里的时代流变》 山东画报出版社
——————————————木雕
木匠高湾 秋天的稻田
篾匠篾匠
剃头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