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泉州2月25日电 (曾福志 吴冠标)617年前,兴化人刘宗孔为了躲避“靖难之役”战乱,带着族人从湄洲湾北岸迁到了湄洲湾南岸。617年后,他们迁居的福建泉州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成了网红的闽南古村落。
出砖入石、雕梁画栋、飞檐翘角……27座古大厝沿着两条古街绵延数百米。几百年来及至今天,这里人才辈出,单是明清两代,中榜进士、晋升仕者就高达70多人。“代代皆有入廷为官司者”,单是清一代,就中了十一个武进士。族人刘开泰官至江西南赣总兵钦赐提督;族人刘端弘从事海上运输和贸易,成一方巨贾,人称“刘百万”。
“村口屹立的木棉树,也叫英雄树,树苗为道光皇帝所赐。”村支书兼村主任陈振珠说:土坑村无愧于这棵英雄树。
走进古街,眼前所见却令人意外。除了那些硬山式或卷棚屋顶,还有滴水兽等古建筑构件等,能让人感受到一些文化古街的气息,沿街却是挂着“长春堂药铺”“南京布匹商行”“万捷十三行”等招牌,仿佛踏入了一条商业古街。
负责导游的小姑娘连美娜介绍说,明清时,这条“施布口街”确实很繁华,“南京布匹商行”就是在江浙一带和东南亚两头做生意的,而“万捷十三行”则是全国各地采购原材料,打金打银,再销往海外。
因为与海外往来密切,这条古街也就有着浓浓的“海丝”文化气息,一些传统古建筑时而穿插着一点西洋元素,像刘肇元进士第的正大门上方镶贴的四方瓷砖画,据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内容,却是在吕宋(现菲律宾)烧制,日本浮世绘画风。作为“风水宝地”——村里的制高点“绣花楼”和“勗斋”,没有被达官贵人所征用,而是作为给做海运生意的商贾们等候船只时的休闲场所,可见商人在当地的地位。
“海丝”文化气息也吹进了刘家的家规家训。刘家劝学,不是一味让其族人去寻找“颜如玉”“黄金屋”,而是说“读成则功名拾芥,不成亦加识字”;强调婆媳关系,则说“有千年青山,无千年翁姑”;最难能可贵的是,刘家不反对寡妇改嫁,刘家家规“肃闺门”道:服妇再嫁,人间之常。
虽然开明,但在老先生刘守德看来,家族依然把“修德”放在第一位。刘家追求节俭,虽然曾经很繁华很富裕,但土坑村只有为数不多的三进五开间,其余的也只是精巧而朴素的二进三开间。他们讲究“敬天祖”“敦孝弟”,刘守德记得,当年不孝子弟会跟那小偷小摸一起,被集中到祠堂批斗的。
从祠堂来到了“来铺五间张”,我们发现其雕刻精美的大门右上方有一个很独特的小厢房,主人解释:燕子喜欢到他家筑窝,翻建房子时,就特意给燕子留了这么个“窝”。
整个土坑村,可以用“一港两街一码头”来概括。从“施布口街”走到“祠堂口街”,一路能感受到当年刘宗孔的良苦用心:六百多年前规划建设的村级排水系统,时至今日还很高效实用。村子南北各建一个文武馆“选青斋”和“凌云斋”,族人在严谨开明的家规管束下,能文能武,学商两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