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中国农村“云上非遗”渐升温 重塑年俗唤“现代学徒制”
中新社兰州2月20日电 (记者 丁思)直播间里展非遗、VR全景看专场、非遗传承人云端“亲授”技艺……为解城市“原年人”乡愁,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多地开启“云上非遗”活动,让厚植于乡土的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在农村“翻红”升温,冀通过云端呼唤“现代学徒制”重塑年俗。
国家级非遗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每年正月初二,兰州皋兰县各村社锣鼓震天、热闹非凡。受疫情影响,该地的太平鼓已有两年没有“奏响”了。
“今年很多老乡都不能回家过年,突然收到朋友信息说很想看太平鼓表演。”皋兰县东湾村村民杨晋玉将自己和村民们在空地排练太平鼓的视频发给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并开通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千人。
回到老家甘南的甘肃洮砚非遗传承人李海平,依旧每天通过微信图片和视频“打卡”,向爱好者介绍洮砚所蕴涵的文化和制作工艺,获赞无数。
无独有偶,安徽全椒县文化馆还通过网络平台推出了少儿京剧线上展演、非遗线上展览和“新春非遗知识竞答”活动;河南焦作市开启“云上过大年·好戏连连看”专场节目,将小品、相声、歌舞、戏曲、非遗展演等搬到“云”上;有的村民还将自导自演的乡村春晚通过录播的方式,共享至线上平台。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连续多日推出“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神秘的传统舞蹈巴当舞、载歌载舞的嘉峪关“地蹦子”等“文化盛宴”都让今年留守北京过年的甘肃青年刘青隔着屏幕“大饱眼福”。
刘青说,“云上”非遗在农村意外走红,让人看到了未来非遗的希望。
2016年,甘肃官方启动非遗数字化工程,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数字化技术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目前,国家级、省级代表项目数字化保护已起步,但市级、县级非遗资源还有待收集整理。
“利用互联网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副研究员巨虹说,要通过“直播+非遗”的形式,让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民间艺术有兴趣,最终加入保护、传承、弘扬非遗的队伍。
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海敬看来,借助“云端”推动非遗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传统“师徒制”的固有非遗传承模式才是重塑年俗的重要路径之一。
海敬建议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建设非遗文化教学资源库,联合职业院校、企业、非遗传承人,组建非遗文化资源库建设队伍;倡导非遗传承大师、校内专业授课教师与青年学生进行师徒结对,用系统性的理论教育规范非遗技艺传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