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华侨后人黄卓才忆述先辈奋斗足迹和家国情怀:
父亲越洋五十载 侨批千里寄相思
“我父亲黄宝世在古巴打拼50余载,这座老屋是他唯一一次回国探亲时设计兴建的。”站在建于民国时期的双层青砖侨房宝世楼前,暨南大学教授黄卓才思绪万千。
春节将至,江门五邑侨乡的年味愈来愈浓。近日,台山华侨家庭文化体验馆揭牌。年过八旬的黄卓才将收藏大半辈子的侨批(银信)、照片等反映古巴华侨的珍贵史料展示于此。在黄卓才看来,侨批还反映出老一辈华侨朴实而伟大的爱国爱乡爱家情感。“除了寄钱补贴家用外,父亲也会叮嘱我们支援家乡建设,比如拿出一部分钱捐资修建水库等。”
侨批记忆回溯至48年前的春节
沿着宝世楼的窄梯拾级而上,一幅幅老照片映入眼帘,古老的挂灯、厚实的窗棂、褪色的木门默默记录着华侨历史。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幕幕熟悉的情景,把黄卓才的记忆拉回48年前的春节。
“正月三号发来手札收妥了,得悉你合家返回广州市渡(度)假,适逢春节,尤其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很多),当然非常高兴。可惜我出生以来未曾到过广州市,如果我生命许可,我终有一天返回广州参观……”1973年春节期间,这封侨批由古巴寄抵台山。
“中国农历新年历来是出洋华侨寄批的高峰期。这封侨批来自我的父亲,那时他已经75岁了。”黄卓才娓娓道来家族往事。他的父亲黄宝世1898年生于台山。1925年,黄宝世远赴古巴谋生,直至1975年客死异乡。
期间,黄宝世只在上个世纪30年代回国一次,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建屋生子。1939年,因担心水路不通,无法回去管理生意,他匆忙赶回了古巴。之后的几十年间,黄宝世和妻儿都未能够团聚。靠着一封封越洋侨批,家人间互诉衷肠,编织起特殊又浓郁的亲情。
祖屋正堂内,黄卓才小心翼翼地手捧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好似稍不留神就会丢失一般。“这些照片是父亲从古巴寄回来的,他长得白净帅气,被乡亲们称为‘靓仔’。”老人回忆,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自己与母亲一样,成为父亲的亲密“笔友”。
“那时海外寄信不像现在,偶尔还会寄丢,侨批一来一回要一两个月,一年大概能往来三四封。每次收到父亲的来批,我和母亲都能高兴上好几天。”黄卓才说,尽管几乎没有见过父亲,但从识字的那天开始,自己就一直试图在一封封越洋而来的侨批中,拼凑出父亲的人生。
如今,宝世楼内设有古巴华侨历史与华侨家书家风展览,并有相关著作和资料陈列,讲述了黄宝世从打工仔到杂货店主,再到侨领的人生奋斗故事。
黄卓才指着墙上的展板向记者介绍,在父亲寄回来的侨批中,时常可见“身体如常”“还在工作”等语句。“老一辈的华侨都喜欢报喜不报忧。”他说,从寄回来的照片看得出,父亲步入晚年后衰老得很快,为避免家乡亲友担心,故在侨批中说些宽慰人的话。
古巴寻根还原父亲的生活轨迹
1974年,黄宝世向家乡的妻儿寄来了最后一封侨批。“我目前身体安好,勿挂念。”看着家书末尾熟悉的两行字,黄卓才老人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那时父亲76岁,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但他还在努力地为侨汇和回国事宜奔走。”他泪眼婆娑地说:“不想就在两个月后,我突然收到噩耗——父亲因脑溢血逝世,归乡梦终未圆。”
多年后,黄卓才和儿女们二次赴古巴寻根,逐渐还原出了父亲的生活轨迹。“上世纪40年代,父亲开始担任大沙华中华会馆主席,之后又多次连选连任,直到1975年在任上去世。”黄卓才走访得知,在父亲晚年时,古巴每年有少量免费乘搭中国货船回国的机会。“他总说自己身体还好,一次次把机会让给了那些年老体弱、急于回国的老华侨。”
黄卓才整理父亲的数十封家书,于2006年出版《古巴华侨家书故事》。这本著作2011年再版并更名为《鸿雁飞越加勒比——古巴华侨家书纪事》,现已出版了第三版,被誉为“填补了古巴当代华侨史的空白”。
“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那个年代的精神。”黄卓才认为,华侨精神蕴含着拼搏、勇敢、勤俭、诚信、爱国爱乡等诸多内涵,催人奋进,应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南方日报记者 龚春辉 谢庆裕 黄堃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