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与冷门文化缘何受综艺节目热捧
作者:本报记者 张淼
一根钢丝,可以做什么?达瓦孜第五代传人阿迪力·牙森可以在钢丝上生活80天,还能在9米高空跳新疆舞、蒙眼行走;郭成可以变身为“蜘蛛侠”,利用钢丝从一楼飞到四十楼,甚至轻松横飞280米……这些身怀硬核绝技的杂技顶尖高手会聚广东卫视原创打造的全国首档大型杂技文化节目《技惊四座》中,呈现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近段时间,以杂技文化为代表,诸多专业类文化节目陆续进入大众视野并收获不俗口碑。昔日被归为小众、冷门的文化艺术,如今逐渐依靠自身魅力和创新表达突破固定圈层、跻身主流视域,成为文化节目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细分专业化,文化节目多点开花
每一种文化艺术都由多彩类别构成,舞蹈分很多舞种,音乐也分很多风格,所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拥有非常丰富的宝库,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挖掘、从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最近一段时间,文化类综艺节目创作焦点在服饰、绘画、杂技等元素上相继铺开,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探索的垂直深入和涉及领域的全面多元。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打造的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以人们最习以为常的服饰为切口,通过访谈、互动、体验、表演等形式展现服饰之美,以及服饰背后承载的精神之美、文化之美。国内首部名画真人番《此画怎讲》,选材于14幅中国美术史上巅峰地位的知名人物画,以“古画活起来”的形式,用画中人物的口吻,为观众普及名画鉴赏知识。由敦煌研究院指导、首档聚焦敦煌的原创全景式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敦煌》,通过音乐、美食、色彩、飞天、匠心、运动、潮流、风俗、英雄、文书这十个维度,全面探索并致敬敦煌。《技惊四座》则聚焦中国杂技文化,30组跨越不同项目的国内外顶尖杂技个人和团队通过四大赛段的激烈比拼,为观众呈现近60场代表世界超高水准的杂技盛宴,最终决出年度最受欢迎的“金牌杂技秀”,诠释中国传统杂技的“惊、险、奇、美、情”。
这些聚焦新颖文化的垂直细分节目,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以及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升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机会,丰富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布局。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影视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凯滨,他表示:“垂直类文化节目多点绽放、全面开花,是长尾效应的生动体现。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会在需求曲线上形成一条长长的‘尾巴’,这部分累加起来会形成一个比流行市场更大的市场。所以这类节目如果将‘陌生’内容熟悉化呈现,往往能够具有非常持久的生命力。”
青春与融合,用户思维助力创新表达
年轻观众喜欢什么内容?青睐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文艺作品创作积极融入“用户思维”,在专业化基础上用青春化、现代化、融合化的话语升级呈现,早已不是被迫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无奈之举,而是整个行业自觉自发的主动实践。
同样是广东卫视推出的大型原创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就以“国乐正青春”为口号,集结64名来自全球各地的青春乐手,从“多维度”甄选选手,最终诞生一支全能民乐团,以“国乐助力营”深化艺术的嫁接混搭。《登场了!敦煌》以青春之力,重现历史荣光。嘉宾团探索结合专家学者辅助的叙事方式,将莫高窟、壁画、飞天等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敦煌谜题”一一解答。
而《技惊四座》在“青春化”的表达上注入了更多元的思考,实现了青春元素和表达形式的创新融合。节目邀请专业人士组成鉴赏团,携手跨界艺人、杂技大咖、文化学者等嘉宾,真正为中国杂技文化的创新传承“添把火”。值得一提的是,节目还将摇滚、街舞、情景化表演等新潮元素融入杂技表演;创新运用360度摄像手法,与中国移动咪咕视讯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打造首档网台联动VR沉浸式杂技竞演文化综艺,让观众身临其境观赏杂技视听盛宴。此外,节目还打造了丰富多样的融媒体产品,助推杂技文化“破圈”传播。其中《“敦煌仙女”吊发飞天世界罕见》短视频被抖音、微博等多家平台力推,并得到了陕西团省委微博、陕西发布抖音等官媒助力。
正如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吴鼎铭在电话中说,“让传统与新潮相遇,让古老与青春携手,让经典与流行碰撞,‘小而美’的垂直类文化综艺节目能够最大程度突破时空、圈层等外在条件限制,在新时代和大范围中崭露头角”。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创作者把自身当作观众来进行文艺创作已经成为共识。
文化无圈层,让“美与故事”浸润人心
一直以来,文化因为接受门槛和个人兴趣等原因被分为主流和小众。所谓“文化无域”,不论一种文化的接受群体如何,大家对文化之美的向往和追求是共通的,对文化背后人的故事是向往且好奇的。所以垂直类文化综艺节目若想延展甚至打破所谓的固有圈层隔阂,应该具备对小众文化知识的全面普及和对“人与故事”的深度挖掘。
无论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服饰之美”,还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杂技之美”,只有找到合适的叙事表达,才能被观众更好理解和喜爱。《衣尚中国》每期围绕一个主题,邀请各行各业的人从自身出发,立足社会思想、民生经济、审美变迁等视角,探寻中国服饰文化背后的审美精神,讲述服饰里的中国故事,汲取中华美学的精神滋养。《技惊四座》一方面以展现两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杂技文化为核心,融入国内外优秀杂技表演,绽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输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丰富杂技故事的表现方式,倾听来自世界各地“杂技精英”背后的杂技人生,让杂技表演碰撞出新的火花。例如,从建筑工人到中国首冠,孙健16岁就开始在宿舍里搭建钢管自学练习。现在成为钢管舞申奥大使的他,努力让钢管舞成为一项全民运动项目。曾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徐大梅和徐小梅年岁接近半百,但仍然活跃在杂技的舞台上。她们希望将杂技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杂技。专业杂技团体、杂技类院校、自由杂技人等不同领域的团队,这类拥有匠人精神的杂技从业者的故事尤为动人。
小众文化不是观众不喜欢,而是缺乏走入大众视野的“窗口”。张凯滨表示:“《技惊四座》等节目没有停留在浅尝辄止的文化展示,它们将细分领域的典型内容通俗呈现,将感人至深的生动故事娓娓道来,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
随着受众审美的多元化,以及对小众艺术接受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专业化、垂直类综艺节目以黑马之姿成为爆款综艺的预备军。在北京交通大学青年教师王晓培看来:“注重垂直细分与跨界融合的文化节目的涌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样态表达愈加丰富,期待更多“小、美、精”的垂直类文化节目打破艺术领域的限制,将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传递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