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 | 中国 | 国际 | 社会 | 娱乐 | 时尚 | 民生 | 科技 | 旅游 | 体育 | 财经 | 健康 | 文化 | 艺术 | 人物 | 家居 | 公益 | 视频 | 华人
投稿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主页 > 人文 > 文化 > 正文

江门政府加大保护助力非遗马冈竹器 重焕昔日光彩

2021-01-28 12:43  江门日报   - 

中国侨网麦树林利用闲暇时间编织竹篮。
麦树林利用闲暇时间编织竹篮。

  竹编艺人坚守 政府加大保护助力马冈竹器重焕昔日光彩

  斩竹、开竹、起皮、开篾、编织……马冈竹器的每一道制作工序都十分考究,积淀着一代又一代马冈人的智慧。至今,马冈镇民间编制竹器已有300多年历史。

  2020年12月,第八批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名单完成公示,“马冈竹器”在列。申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马冈竹器馆,成立非遗传习所……近年来,马冈镇多措并举,保护和传承马冈竹器编织技艺,让这门手艺重新焕发光彩。

  近日,记者走近马冈镇几位竹器编织艺人,探寻马冈竹器的前世今生。

  文/图 江门日报见习记者/潘贤珍

  忆往昔 家家户户都编竹器

  马冈镇荣塘村委会麦屋村村民麦树林今年73岁,他从17岁左右开始编织竹器,除了上世纪90年代曾到广州做竹木生意外,他的生活与马冈竹器就如同一根根竹篾一样,紧紧缠绕在一起。

  马冈镇荣塘村委会是闻名遐迩的“竹器村”,其下辖的自然村都有各自的“代表作”。如,中和村是“织帽村”,上荣村、下荣村是“织箩村”。而麦树林所在的麦屋村则以生产竹篮为主。被问起竹编技艺是谁教的时候,麦树林说:“我也说不清,那个年代,全村家家户户都会编织竹器。”耳濡目染之下,麦树林也成为了一位竹器编织艺人。

  肩挑一根扁担,将竹篮一个个叠起来,5个一摞,扁担两头各挂2摞,共20个——曾经,每到圩日,麦树林就挑着竹器到集市摆卖。除了马冈圩,大沙镇、龙胜镇,甚至是恩平市、鹤山市等多地的圩日是哪一天,麦树林都烂熟于心。当时,马冈竹器十分抢手,用不了一天的时间,麦树林的竹篮便会售罄。

  马冈竹器还远销至港澳地区及海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江门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专门在马冈镇设立收购点,马冈人根据订单需求,在家编织各类竹器。那时,是马冈竹器生产、销售的鼎盛时期。

  来自马冈镇联冈村委会竹坪村的梁女荣已年过七旬。他从10多岁开始编织竹器。他说,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曾接到过一单大生意,要在5天内编织300个竹篮。当时,全村有几十户人家,每户要编10多个,巷头巷尾都坐满了忙着编织竹篮的村民。“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盛况了。”梁女荣不禁感慨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竹器的需求渐渐减少,竹器编织产生的效益也越来越有限,不少竹器编织艺人放下了竹编技艺,离开农村另谋生计,马冈镇的竹器产业也日渐式微。梁女荣是马冈镇为数不多的仍在坚持编织竹器的人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编织竹器数十年,从不愁销路,但现在他很少接大的订单,他说:“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

  乐坚守 另辟蹊径守护竹编技艺

  2020年12月下旬的一天,一位来自沙塘镇的客户找梁女荣订了30个用于送礼的小竹篮,双方约定好今年1月下旬交货。据悉,这种小竹篮仿照竹坪村世代编织的大竹篮的样式,按一定比例缩小,篮底直径有12厘米左右,主要作为手工艺品供人玩赏。

  每日早上赶集回来后编两个小时,午休后再编两个小时,梁女荣一天能编完一个小竹篮。完成这单生意,大约需要他一个月的时间。与麦树林相似,编织竹器是梁女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少了养家糊口的“沉重感”,他们对竹编技艺的坚守,更多源于自身兴趣和对这门祖辈相传的手艺的眷恋。

  梁女荣将原本生活用的竹器“微缩”,制成手工艺品。“在赤坎、立园等旅游景区摆卖的竹制手工艺品,很多都出自我手。”梁女荣自豪地说。他回忆,最初,一个姓邓的赤坎人买了他做的大竹篮,随后便提议编织样式相同的小竹篮。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梁女荣开始编织竹制手工艺品,小竹篮、小猪笼很快便成了他区别于村里其他竹编艺人的代表作,他的订单也源源不断。

  去年12月,一个退休干部提着两个形状怪异的葫芦找到梁女荣,想让他按照传统竹编葫芦那般,为这两个葫芦包上一层“竹衣”。“编织出来的可能不像葫芦,摆着不好看。”梁女荣说了自己的见解。但这位退休干部多次上门,梁女荣再三思量,最终还是答应了他。梁女荣将他的想法告诉了记者:“这是艺术品,代表着编织师傅的技术。但他这么信任我,我也就下定决心,一定尽心完成好这个作品。”简单的言辞间,无不透露着梁女荣作为竹编艺人的工匠精神。

  盼传承 整合多方力量促发展

  当被问及是否有教过别人编织竹器时,麦树林“纠正”了记者的说法:“不是没有教过,是没有人来学。”到现在,他依然记得,自己2018年到塘口镇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时,遇到过两个20来岁的年轻人,说想跟他学习竹器编织。“来吧,包吃包住!”麦树林这样回答她们。可后来,这两位年轻人并未找他。他期盼着,有人能传承这门手艺。

  近年来,马冈镇政府整合多方力量,对竹编技艺进行保护和发展,让这门承载着几代马冈人集体记忆的手工技艺不在竹编艺人的一声声叹息中失传。

  2017年10月,马冈镇利用该镇文体中心的旧仓库修建起了马冈竹器馆,2018年11月又对竹器馆进行重新装修和布展,配置展架、灯光,增加文字、图片、视频等展示内容,通过采购定制、社会征集、热心人士捐赠等方式,持续丰富展品。据悉,马冈竹器馆是江门市第一家镇级非遗展示馆和收藏竹器最多的专门馆。

  马冈镇还成立了非遗传习所,物色非遗传人。马冈竹器也多次走出马冈,参加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据介绍,马冈镇还通过举办“美丽马冈乡村旅游节暨马冈美食节”“马冈雅集”等活动,向社会各界人士推介包括马冈竹器在内的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声明:文章大多转自网络,旨在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美国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联系邮箱:uscntv@outlook.com。

上一篇:在巴西发现的怪石走红 酷似《芝麻街》这个角色
下一篇:四川宝兴:红外相机连续拍到大熊猫雪地里当“吃播”

热点新闻

重要通知

服务之窗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法律声明| 招聘信息| 网站地图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美国新闻网的立场和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国新闻网由欧洲华文电视台美国站主办 www.uscntv.com

[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uscntv@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