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苏红:
中医走向世界 需筑好翻译这座桥
-中医药大家谈
上世纪80年代,广州中医药大学欧明教授编著了《汉英中医词汇》《汉英中医辞典》《汉英常用中医手册》等辞书,风靡港澳台地区,至今仍是不少人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必备工具书。
30多年后,中医药加速走上国际舞台,如何通过准确的中医翻译让外国人越过文化门槛,了解中医、接受中医,依旧是不变的时代命题。
“中医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苏红表示,中医药翻译有两难——术语翻译之难与文化差异之难。她建议,一方面,中医翻译要遵循“以我为主”的原则,保留中医的原汁原味,切忌偷换概念;另一方面,中医翻译要引导更多人对中医药产生兴趣,最终接受中医药文化。
术语翻译“各自为战”
不久前,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为一名外国友人看病。患者来自加拿大,长年咳喘,久治不愈。给他把脉后,张忠德随口说了一句:“这是痰热蕴结。”
同行的翻译听后,一脸迷茫:“这个怎么翻译?”
张忠德只得再解释一番:“就是发炎了,相当于西医说的顽固性炎症。”
这样的场景,在中医诊疗中并不鲜见。这些年,海外华人华侨患上疑难杂症和慢性病久治不愈时,不少选择回到中国接受中医诊疗。中医的“粉丝”中,也不乏一些外国面孔。
但中西文化的差异,成为横在医患沟通面前的一道坎。翻译时,临床医生往往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寻找相似词汇解释,但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状况。
中医翻译家、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照国举例说,有人将“经络”翻译成meridian(子午线),但子午线是一条人们假想的线,这与中医的理论相悖,“这样翻译会引起歧义,让人觉得经络并不存在。”他更认同将经络解释为“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隧道”,应翻译成“channel”。
中医经典多是文言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晦涩难懂,医生更难以在英语里找到对应词汇。事实上,目前中医术语名词译法尚未形成普遍共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制定的译法权威性较高,但仍有诸多争议,比如“气”,就有“Qi”和“energy”两种译法。
这种“各自为战”的状态,不仅容易造成外国人阅读困难,而且也对中医教材编写造成困扰,苏红就深受其苦,“由于没有标准译法,外国学生在学习中医时选择面较窄,没有统一的教材”。
更重要的是,中医药学深受中国传统哲学及思维方式影响,中医术语往往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如何在翻译中体现传统文化,才是目前最难做到的。”苏红说。
翻译需遵循“以我为主”
如何破解中医药翻译难题,让中医药跨越语言文化屏障,真正走向世界?
苏红认为,如果外国人没有对中医疗法疗效有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硬生生去向他们解释一些中医词汇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因此,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让外国人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医,到中医诊所实实在在地感受中医的疗效,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内涵。
中医翻译史研究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典籍翻译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王银泉表示,中医翻译要坚持文化自信,遵循“以我为主”的原则,确保中医的本质、特色和习惯,“绝对不能变味,切忌迎合西方中心主义”。
他举例,中医学将心、肺、肝、脾、肾统称为五脏,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中医翻译不能简单盲目套用西医术语。但只要中医药积极疗效得到广泛认可,即使在中医药的翻译当中多保持一些原汁原味的中医词汇,也有可能很快被西方接受。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李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