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吴福辉去世
追忆吴老:8000册藏书捐现代文学馆
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著名学者吴福辉于北京时间2021年1月15日在加拿大因病去世,享年82岁。16日晚,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计蕾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追忆老人生前往事。
坐拥书城的老人无偿捐赠
去年12月25日,计蕾还给吴老发微信,祝他平安,做好防疫,当时也没听说他身体有恙。没想到不到一个月,他就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
计蕾说,她认识吴老已有很多年,但真正了解吴老,是在2019年夏天对他做了一个作家口述历史的访谈。吴老是中国现代文学馆最早的筹办人之一,在两天的访谈中,他将个人学术方面的经历、研究方向和路子,以及现代文学馆怎么选址、落户万寿寺西院的前因后果、巴金先生对文学馆建设的想法和思路等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不得不折服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为民众精神食粮建造一座文学殿堂是有多么的艰辛和不易。
这次访谈后没多久,刚刚做完肠胃手术,正在恢复当中的吴福辉打算赴加拿大和老伴、儿子一起生活前,将他毕生收藏的图书及他与多位知名作家的通信一起无偿捐赠给现代文学馆。“我当时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巴金老人带头把自己的藏书全部捐出来,作为巴老的追随者,他也要把这些东西无偿捐赠了。”
更让计蕾深感震撼的是,真正到了吴老位于潘家园的家里时,看到四面墙上、书柜上、茶几上、地板上到处都是书,有一种坐拥书城的感觉。“吴老身上有着上海男人特有的细致,他事无巨细地帮我们对照清单,做了一些图书筛选工作。他对我们馆的藏书还是很了解的,他说既然现代馆有北大教授严家炎的藏书,为避免重复,就把他收藏的严家炎的著作挑出来,捐给他的鞍山母校。”
藏书及重要通信装了80箱
在选书过程中,计蕾还发现了一套茅盾全集,总共有43卷,这套丛书出版时间跨度长达22年,从1984年开始出版,一直到2006年出版完最后一卷。吴老说,像他这样有一套全的《茅盾全集》是不容易的。
吴老还将他与钱锺书、沙汀等多位知名作家的通信及照片一起清点了出来。对此,计蕾还跟吴老开玩笑:“这钱锺书的书信拿到拍卖会上要拍好多钱呢!您舍得无偿捐赠给我们吗?”吴老会心一笑说,他不在乎这些(钱财)。而从吴老与沙汀的多封通信中可以看出,他为写《沙汀传》,与沙汀本人深入交谈好多次,这才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沙汀。
就这样,计蕾最终在吴老家里挑选了8000多册藏书,装满80多个纸箱子,叫了搬家公司的货车,分两批运送到了现代文学馆。“可以说把‘孔夫子’的家给搬空了,我还想着等新冠疫情过后,吴老回国,为他举办一个图书捐赠仪式的。没想到他却在加拿大猝然离世,无法再为他当面举办这个仪式了,这成了我内心永久的遗憾。不过好在他生前为这些藏书找了一个很好的归宿。我们会倍加珍惜吴老的这些遗物,做好保管工作,在适当的机会,为他举办主题展览。”计蕾说。
内存
吴福辉生前撰文追忆现代文学馆诞生
吴福辉生前曾提笔撰文回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为民众精神食粮建造一座文学殿堂是有多么的艰辛和不易。1981年3月,巴金在香港和北京先后发表了《创作回忆录》之十一,提出了建立文学馆的倡议。不久,作协主席团接受巴老提议,组建了现代文学馆筹备委员会。这年年底,吴福辉到作协报到,被安排到筹备中的现代文学馆工作。
对于现代文学馆的筹备,起始于北京城内沙滩北京大学红楼北面的“五四广场”。当时恢复后的中国作家协会就在那里的“地震棚”办公。随后几经波折,文学馆入住万寿寺西院。直到1982年10月,后照楼西墙门户大开,在楼底下最大的一间屋子里举行了“筹备处”成立仪式。胡乔木挂上了一块竖写的牌子,上有“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备处”的字样,标志着临时馆址的正式确立。
文学馆真正是白手起家。接下来花去两年多时间用来修缮古建筑,初步征集、购置现代文学的一部分旧书、旧期刊,并创立了作家捐赠书籍、手稿等,不打散而单独成立以该作家命名的“文库”制度,这在后来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征集方式。此外,还利用古建的有限空间,开始举办茅盾、老舍的生平展,这项服务于读者的文学普及形式,成为文学馆日后主要业务内容。
到了1985年初,文学馆具备了开馆的条件。3月26日这天,文学馆的发起人、名誉馆长巴金亲自来京主持了开馆典礼。数天后,巴金为了见全馆人员又一次来到万寿寺。他一进门就摸出鼓鼓的信封袋,交代这是来京后得到的稿费现金,并宣布,在已捐出15万元的基础上,今后将把自己的每一笔稿费,无论多少,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全部作为文学馆的基金捐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吴福辉做了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这时巴老反复交代他,趁许多老作家还健在,抢救资料是工作重点。“就这样,文学馆在万寿寺办了15年。古建筑再好,也是要退回文物部门的,而且它有千条优点却有一条缺陷,即难于进行现代化的资料收藏、利用和展示。”吴福辉回忆道,最终还是巴老及时为文学馆铺路,他和冰心向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反映,希望择地另建新馆。2000年10月,现代文学馆搬进了位于芍药居的明亮的有朝气的新家,新馆与“唐弢文库”同时建立,意味着现代文学馆1949年前书刊收藏的大体齐全,可以无愧于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