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4日披露,该省“十三五”文化旅游对外交流成绩斐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物保护、价值研究、文化传承、遗产管理、人才培养等领域增进交流,数字化技术促彼此间文化遗产合作不断密切。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甘肃文物文博系统与美国、英国、日本、阿富汗、印度、奥地利等60多个国家进行文物文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举办“丝路·敦煌壁画精品展走进联合国”“丝绸之路上的宗教艺术—敦煌佛教石窟展”“中国秦汉艺术帝国时代展”“丝绸之路上的唐代胡人俑特展”“敦煌建筑艺术展”“丝绸之路文物展”等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外展30余次。
如今,敦煌研究院70多年积累的成套文物保护技术,不仅参与到全国多个重点文物保护和修复工程中,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和应用。
敦煌研究院还与英国王储传统学院等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吉尔吉斯斯坦古代城堡遗址研究和保护项目主体任务;成立“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成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首个文物保护多场耦合实验室,将相关科研成果和标准规范向沿线国家推广。
“文物数字化”成为了甘肃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途经之一,敦煌研究院在这方面已有30余年的经验。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接受记者采访说,数字技术为敦煌文献共享及回归提供了重要途径。
五年来,甘肃打造敦煌文化遗产资源数据云平台,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数字化回归项目,调查完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目录”,与大英图书馆拓展“国际敦煌项目”协议。利用文物数字化技术与英国、法国等收藏敦煌文物的国家相关机构相继开展了“数字敦煌”项目合作,部分境外敦煌文物已实现数字化回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