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母亲节,在长达五个月的艰难择校过程后、在对纽约市的学校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填志愿和漫长的等待之后,我们夫妻和独子悠悠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首选学校的录取通知。
我们以前曾经认为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基本是放羊,现在看来真是大错特错。一方面,一些富裕的家庭要么所在的学区是全美顶级的名校;要么捧着每年少则三万, 多则大好几万美元的学费进私立学校。而且顶尖的私立学校也不是有钱就能进的,孩子连同父母双方还要通过严苛的面试过程,可谓既富且贵的私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毕业后留美工作的普通移民家庭来说,这个类型的学校不在我们考虑的范畴。
另一方面,纽约市的公立学校千差万别。如下图显示,在纽约市1250多家公立小学(含小学+初中)中,多数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平均英语、数学成绩都在3.0分以下的水平。父母当然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给孩子找到一个最好的学校。下图中深蓝色圈标出的196公立小学就是最好的之一。但这所学校并不是我们的首选,因 为它校区内的学生太多,我们作为校区外的外卡根本没有希望进,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图片说明:纽约市1250多家公立小学(含小学+初中)的英语、数学成绩分布,圆圈大小为学生人数,图中深蓝色圈为森林小丘的一所知名小学196(数据来自纽约市教育局)
在这1250多家小学中,因学校的类型不同,对生源的招收等级排名标准也不一致。但大体上他们招收学生的优先等级是这样的:
——最优先的是已经有哥哥姐姐已经在该校上学的孩子们。也就是说,这些小家伙们填志愿也就是走过场,基本都能进他们哥哥姐姐的学校;
——第二优先的一般是已经在校的学生,尤其是从学前班预科(Pre-Kindergarten)升级到学前班(kindergarten,小学的正式开始),也基本上是万无一失的;
——其次优先的是在该校校区内的学生。虽然这个优先级也不低,但是对于一些热门学校来说,例如上图中的196,这个优先级基本没用,因为该校的座位早就被前两个优先级的学生们瓜分完毕。如果还剩几个席位,也会在好几十,甚至更多的此优先级的学生中抽签决定(由纽约教育局的电脑系统抽签,没有走后门的空间,黑客另说);
——再次就是在本校区以外,但在本学区以内的学生。纽约市有30几个学区,每个学区内包括若干校区。某一学区内的学生,一般只能上该学区内的学校。
——这下面还有一个甚至多个优先级,就不累叙了。主要针对的是有一些不太受欢迎、在所有以上优先级都招收过之后还有空位的学校。这些学校可能并不差,但是距离很多家长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
这些优先级的排名对于每个学生和每个学校都是比较硬性的指标:每个孩子的家庭住址、已经在读的学校(或者首次进入学校)等信息综合以后,基本没有作弊的可能。但是,填报学校志愿也有很大学问,就我们几个月的研究和分析,一年前后的选择可能决定着孩子整个小学的教育。
最终录取悠悠的小学,我们暂且叫A,是一所规模很小、师生比最高、而且很重视艺术教育的新兴学校,建校还不到10年。虽然它重视艺术教育,但学术成绩也毫不逊色,跟上图的196相比还稍稍胜出一筹。
但是我们从刚刚了解到这个学校开始,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来了:A学校每年有500多学生报名,我们被告知,要抱着中六合彩的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个抽签。但是,经过今年学前班预科(Pre-Kindergarten)报名和明年的学前班(Kindergarten)报名的对比分析,我们决定今年报名学前班预科 —— 如果不鼓起勇气试试运气,再等待就更是海底捞针了。
如下图:在A学校总共500多学前班预科报名者中,悠悠只需要进入到紫色的24左右席位就可以了(绿色的是哥哥姐姐已经在A就读的小家伙们)。与下一年学前班录取几率相比,我们今年的胜算高好几十倍;看看明年的紫色,几乎是看不见的细小。而且今年报名A的学前班的总共700多人,哥哥姐姐在校的和从A学前班预科升级过来的学生,加起来估计已经把同样36个席位都占满了。就算有人转学等原因可能留下1-2个空缺,但是看看后面这些红色里面的600多眼巴巴瞅着空位的孩子们吧,这得中多大的六合彩啊。
图片说明:悠悠获得了一个学前班预科名额,即图中左栏下面的紫色部分,明年他就进入右栏的蓝色部分,不用赢六合彩了(紫色)
我们是幸运的,悠悠最终从众多红色申请者被选中,成为紫色幸运儿中的一员。我们在填报志愿之前也非常犹豫,因为悠悠目前正在上的托儿所今年也开设学前班预科,而且这个犹太人办的学校(我们暂且叫B)也非常好。如果没有A的吸引,我们很可能就踏踏实实在B读完学前班预科了。问题是:如果我们因为报了A,最后进不了B,该怎么办?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看了上面的分析后,相信读者们也很清楚:再花几个月时间给悠悠物色一个满意的学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使纽约这样的大都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不过,我们把纽约市教育局的游戏规则吃透了以后,心里豁然开朗。我们发现,有些学校老师和大部分家长给我们的信息都是不准确的,有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举个例子,很多人建议我们,如果想留在B,就必须把B填报成第一志愿;如果填成第二志愿,在报第一志愿的孩子们把名额占满后,哪怕你是已经在读的优先级,也会被人家第一志愿的给挤掉了。多可怕呀,如果我们是被这个给吓到的家长,再看看上图中从红色变成紫色的艰难,肯定不敢放手一搏,或者会纠结许久。
在给教育局打了N个电话,咨询和分析一番后,我们对电脑招生安排的算法有了精准的认识:如果一个孩子的条件(住址、哥哥姐姐所在学校等等)理论上可以被多个学校录取,我们只会得到一个录取,就是我们能被录取的学校中填报的最高志愿的那个学校,之后的学校自动放弃。
以悠悠为例,如果他A和B都可以进:
——如果我们把A填为第一志愿,B填为第二志愿,教育局只会把他分配到A学校。B虽然也可以进,但教育局不允许一个孩子占两个坑,所以B就会给别的孩子,很公平合理;
——如果我们B填为第一志愿,A填为第二志愿,就算我们都可以进,但教育局根据我们的志愿等级只会我们B。如果我们没有把政策研究透彻,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我们失策的结果;
如果我们运气没那么好,进不了A,但是我们作为B的在校生有最高优先级,基本没有问题;
——如果我们A填为第一志愿,B填为第二志愿,教育局的系统知道我们进不了A,接下来B就是我们的最高选择,就会给我们B的录取通知书,毫无心理负担;
——如果我们B填为第一志愿,A填为第二志愿,结果一样,照样进B;儿子进了我们梦寐以求的首选学校,是我们努力做功课和幸运的综合结果,我们很满意。但是人生还长,他的教育才刚刚开始,我们也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要跟他一起成长,我们期待着迎接未来的一切挫折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