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话题前,想到一件事情。
大概一六年的时候,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碰到一位温州工厂老板。因为经济形势,他来吉隆坡考察厂址,计划将自己的服装厂迁往此地。
他的服装厂不是做自己加工,而是回收一些旧的衣物,进行清洗翻新,销售目的地,是日本。嗯,以人性化和细节要求让人抓狂的日本。
今年年初问他,说生意很不错,现在又计划吉隆坡开些连锁店。
美国是什么事儿呢。前段时间,去自然历史博物馆见一位在那里做志愿者的朋友。中午在曼哈顿闲逛一会儿,走到一处,她突然指着一家有着高大明净橱窗的门店说,进去看看,看能不能淘到些好物。
进去后才发现,原来是家二手用品店。朋友解释说,这样的店在曼哈顿有好几家,她时常来逛,淘过不少价格喜人的高端品牌。她自己正穿的裤子,原价大概两百多美金,曾在一家二手店里五十块买到。
我只知道在纽约各个居民区,时常会因为住户搬家或者喜好变化,将自家用不上的物品通过Yard Sale卖掉,第一次知道在曼哈顿竟然有这样的店铺,还不止一家。
仔细在店里转了几圈,最多的是各类品牌衣物、礼帽、鞋子、工艺品等,经过回收、清洗、整理后,重新挂上吊牌。平价如MK、Coach、TB的衣服,原价可能在三四百美金,标价约在一百到五十美金左右,一些日常的T恤线衫等,可能十几美金。
有人会说,十几美金买新的T恤都买得到,何必要买旧的。这里面,就是大牌类服装在款式设计、版型细节和质量上的优势了。
按美金收入的话,有些大牌也有不少价格亲民的新品,但有的人因为个人偏好,或者曾经的经典款式,就只能去二手店里淘了。
那天还看到一套日本Narumi的骨瓷餐具,一整套从茶杯到碗到盘子,四十五件。手绘的青竹颜色淡雅,质地轻透,很是喜爱。据说原价近三百美金,店里一百块出整套。
后来跟朋友详聊,才知道纽约真是二手宝物的天下。即便高收入的精英阶层,也时常光顾二手店。
我们逛的那家,是高端品牌里较为亲民的一类,服装款式日常都可以穿搭。有些顶级奢侈品二手店,还会得到一些名人明星的青睐,他们属于特殊场合需要。
这类店主常年穿梭于演艺界,将精挑细选的“宝物”收于自己店内。一些限量的经典设计的服装,还有已经绝迹的Chanel和Hermès等一些经典系列,也许就陈列其中。
从平民到知名人士,美国人对于购买二手商品似乎很少忌讳。
他们是“现实”的,更多关注的,是商品本身的设计和质量,或者品牌系列含金量,对自身的实用性价值。如何以低价换取到自己需要的高价值物品,这才重要。
想起康州一位朋友曾说,他为了孝敬妈妈,花了五千美金送给他妈妈一个LV的包,然后,他哭笑不得地吐槽,他妈妈每天背着包去逛菜市场。
嗯,这样的情况,LV对于他妈妈来说,并未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还不如一个结实耐用的超大帆布袋用起来利索。
说美国人很“现实”、很“节约”,在有些方面,他们又显得特别“铺张浪费”。
在超市采购,除了看到极少量人会自己带购物袋以外,大多超市内,至今仍多为塑料袋,提倡自带购物袋,这点似乎没有中国做得好。
关键是,没带袋子的顾客,采购一次最后还大包小包拎五六个、七八个袋子。
因为,在美国的超市,收银员要帮你把不同种类的物品分开装。熟食类一袋,生肉类一袋,蔬菜类一袋,日用品一袋等等。
还有上次说的,在学校,教室里常年备着洗手液和paper towel,就是我们说的那种加厚型厨房纸巾。孩子们吃完零食,得有地方洗手擦手。
医院、商超、办公楼,甚至有些高档社区的户外公共卫生间,洗手的热水,和洗手液、厕纸一样常年供应。
在这些方面,他们还是追求,人舒服最重要。这样会不会对全球共有资源造成浪费,可能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另外讨论了。
从家庭和个人角度来看,美国之所以有那么多二手商品店,也是因为很多人东西旧了,款式过了就想换新的。
而且美国人时常搬家,搬一次家,就换一批家具和日用品。这样的“浪费”我们国人似乎还很难理解。
我想一方面缘于搬家的人工费太高,另一方面,是这些物品的价格相对他们的收入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开销。
衣物服饰家具以外,车辆,也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美国二手车也是出了名的物美价廉。
无论是销往日本的二手衣服,还是美国人对于二手货的接纳喜爱,这里面反映的是他们本国居民的消费观、价值观。
“一味追求品牌”和“使用二手货会丢面子”的观念,不太存在于他们的文化中。品牌,只是好设计、高质量的附属品和代名词。
除了观念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这些商品本身质量都耐用。即便是境外加工,质检标准也往往和工厂本国标准不一样。主人们懂得爱惜保养,常常使用几年还是五六成新的样子,扔掉,太可惜。
作为二手物品低价处理给其他需要的人,自己又换回适量收入,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在不造成资源负担的情况下,在尊重人本价值的基础上,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并将产品物尽其用,是对已开发资源、对生产过程中一系列投入的人力、金钱和时间,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