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鹦鹉螺号”?为什么“螺中皇后”南非蝾螺是最美的贝螺?为什么左旋螺会违反天体运行规律生长?“贝中之王”砗磲的两肩贝壳合力竟能把落入壳内的锚链斩断、铁棍拧弯?
温州人苏尧然被贝螺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他花费40多年时间,踏寻近30个国家,从世界各大海域收集贝螺精品,并于1998年创立了“温州市鹿城神韵贝螺展示中心”。
贝螺,作为自然界生物中有着11万多种类的第二大族类,是大海的艺术品,天赐的瑰宝,更是知识的宝库,科学的殿堂。贝螺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将贝螺作为配饰,贝币也是最早的货币形式。到了现代,科学家更是充分运用贝螺蕴含的科学原理,在建筑学、材料学等方面进行仿生应用。看似微小的贝螺闪耀着无穷的生命智慧,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良师。
在神韵贝螺馆的一隅,“镇馆之宝”是一只龙宫翁戎螺,外壳颜色红黄相间,花纹如同一簇簇向上蹿起的火苗,壳身上有一道天然的裂缝,这乍一看像破损之处,实际上是龙宫翁戎螺用鳃腔呼吸和排出废物的通道。这种古老而美丽的螺被称为海洋贝类中的“活化石”,据说全世界一年也仅能捕获数只。为了收藏这只螺,苏尧然寻寻觅觅数十年,多次走访中国台湾、日本、印尼等翁戎螺分布地,深入沿海渔村、贝螺市场,最终在义乌找到了它。
龙宫翁戎螺
与“镇馆之宝”比起来,不远处的唐冠螺略显逊色。但在40多年前,苏尧然出差到厦门,在贝螺市场上第一次见到唐冠螺却为其惊艳:“它那么美,就像一顶唐代武士的头盔!”那只螺卖300元,而他当时一个月工资仅50元,但他还是咬着牙,拿出半年的工资换回了那只美丽的螺,这也是他第一件收藏品。
“一个人真正喜欢一样东西,也找不出十分的原因,我对它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苏尧然对贝螺的那份痴迷,持续40余年仍不减。
博古架上的各种螺
随后,苏尧然跟随儿子去意大利定居,在一座只有20万人口的异国小城,就有规模不小的贝螺集市,展出的螺有数千种,还有不少贝螺收藏家。苏尧然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有了收藏的条件,也更加痴迷贝螺。
出国旅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买贝螺。苏尧然走过20多个沿海国家,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问导游哪儿有贝螺卖。有时候导游也翻译不出他要的螺的名字,他就将贝螺的图片放在手边,指着图片和当地人比划着交流,一趟来回,行李箱里都塞满了贝螺。
“要说这些年花费在贝螺上的钱有多少,我也说不清了。”苏尧然说,每一件贝螺背后的故事都历历在目,每一段旅程都是最难忘的经历。
苏尧然的贝螺收藏有近3000件,其中不乏珍稀罕见满身珠光宝气的“螺中皇后”蝾螺,也有芋螺、笋螺、砗蠓、牙贝、珊瑚等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藏品。最开始他在自己家中开了个小型博物馆,供市民免费参观,客厅被布置成了贝螺展厅,整个展示柜倚墙而立,摆满了千姿百态的贝螺,甚至于阳台和卧室都腾出空间用来陈列展品。
让更多的市民了解螺贝文化,他曾跑各大中小学校,邀请孩子们来家里参观。他还把藏品送到社区。
1998年,苏尧然创立“鹿城神韵贝螺展示中心”。多年来,苏尧然本着“请进来,走下去”、“群众若有要求就满足”的原则,以“固定场地+移动科普馆”的形式,开展培训、讲座近百场。其间,苏尧然时常携带三大箱与讲解内容有关的贝螺深入社区、学校、各大单位开展义务科普宣传,亲自给予热情讲座。“周六、周日上午我都会去贝螺馆,如果有市民组团来参观,我会免费给他们当讲解员。”苏尧然说。
目前,温州市鹿城神韵贝螺展示中心拥有海域贝螺精品近3000多种,设有家庭展示厅、社区文化礼堂、温州市非遗馆展示厅三个展示点,共计面积约500平方米,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其中位于市非遗馆三楼的神韵贝螺馆,占地300平方米,开创了温州民办公营博物馆的新模式。
苏尧然说,贝螺的种类大约有11万种,要搜集全自然不可能。有的人因为自己的藏品丰富,种类齐全,拥有极品而感到满足。但苏尧然显然已经玩出了一种境界,他说:“现在多一个螺少一个螺我已不在乎,其对生命的启示,对思维的启发,才是我最看重的。”
贝螺是有形的财产,而贝螺后面的知识,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这笔“财富”苏尧然积蓄了几十年,现在的他更愿意投身于贝螺文化及海洋知识科普工作中,把自己的这些“财富”分享给更多人,让他们了解海洋的魅力,看看远方的海以及大海另一边的世界和风景。
2007年至2017年,展示中心贝螺精品先后在温州市博物馆、南麂岛贝藻王国、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南京市少年宫、瑞安市博物馆、乐清市西门岛、文成县博物馆、苍南县博物馆等多地巡展。
南非蝾螺
2013年在温州市博物馆不到三个月的展出时间,接待参观人员超25万人次,并于当年获得“浙江省第八届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展”称号。
2015年,温州市教育局专门发布《关于组织观摩“贝螺文化展”的通知》,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也组织来学习参观。
2017年,在苍南县博物馆的展出获得空前的成功,社会反响强烈,受众好评度高,第一月参观人数便达1.2万,创月参观人数的最高值。截至目前,展览中心已接待60多万参观者。展示中心也先后获温州市首批民间博物馆、鹿城区科普教育基地、温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等众多荣誉称号。
苏尧然在家中向孩子们介绍贝螺知识
作为温州市第二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展示中心围绕贝螺文化精心设计研学旅行课程,从科普性、趣味性、观赏性等角度出发,为中小学生准备了“贝螺的种类、结构和贝螺的文化、历史以及贝螺在建筑仿生学、工艺美术和日常生活中的拓展应用”等研学“大餐”,让学生在提高科普知识的同时,得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艺术享受,并从中获得人生哲理和智慧的启迪。
这些躺在玻璃展馆里的贝螺,因为一位老人深沉的热爱,熠熠生辉;那些不曾被了解的贝螺科学知识,因为一位老人专注的匠心,大放光彩。“贝螺就是隐喻着的温州精神,螺是软体动物的家,当软体离开,留下他的壳给海洋,则是把它的一生给了地球,而苏老一个人半辈子收集了一个展馆的贝螺留给温州,不就是这种温州人精神的象征吗?”温州市委政研室的一位领导听完苏老的介绍后,感慨地说道。
如今,展示中心“传播贝螺文化,弘扬科学精神”的影响力犹如涟漪在不断地扩大,苏尧然最在意的就是贝螺的传承,他期待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神韵贝螺展示中心,探寻贝螺隐藏的奥秘,立下探究科学真理的志向,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