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 莘县燕五路妹冢五里屯南 100 米处,死亡原因:交通事故。 ”
“ 男,身高 170m ,发长 11cm ,泰鑫温泉香郡小区工地 2 栋 2 楼西侧楼道外边沿,死因不明。 ”
姓名不详、死因不详,甚至连面容都不为人知,第一次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差评君以为自己打开了阿加莎的侦探小说。
了解之后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数量不小,却一直都被社会忽视的群体:无名尸。
他们真实存在于城市的很多角落里,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工地、路旁遭受意外去世,因为身上没有明显的身份信息,被发现时相貌大多也难以辨认。
上面这些信息,来源于一个网站,叫做 “ 全国无名逝者数据库 ” 。
网站上,无名尸的信息滚动更新,从 15 年到 20 年,时间跨度极大,地点更是天南海北,稍微幸运的人在医院里去世,样貌有据可查。
而更多不幸的人则是在入海口、树林里、乃至大坝下离去,被发现时,往往只剩下一具白骨。
没人知道他们叫什么、从哪里来,网站上刊登着身高、穿着等斑驳的信息,像这样的记录,已经有 100 多页了。
单看这样的信息,可能并不能触动你,但如果你打开网站的留言板,就会瞬间意识到,这一百页的信息,代表着几千个人间蒸发的生命,也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
“ 明明 ” 刊登亡故男友的信息,寻觅他的坟:
“ 莱阳山青村柳 ” 寻找失踪亲人,文字平淡却坚毅,即便大海捞针十余年,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那么,这样一个看起来有些惊悚,承载无数悲痛的网站究竟是谁创立的呢?在这个没人浏览网站,浏览器都不再支持 Flash 的年代,又是谁在坚守,依旧更新内容?
网站运营者应该不知道, Flash 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在翻阅网站的时候,差评君无意间发现了创始人的信息,他叫张大勇,今年 56 岁,从 1991 年开始就瘫痪在床,像一具会呼吸的木乃伊。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张大勇走出了死亡的阴影,在床上创办了这个寻找无名尸的网站,甚至还为了收集信息躺着寻遍了全国。
带着敬畏和好奇,差评君决定去一趟河南,和他聊聊无名尸网站背后的故事。
张大勇住在河南洛阳一个叫瀍河回族区的地方,用他的话说,这里是个 “ 城中村 ” ,小区正在进行全面改建,但还是可以看到路旁有关他的介绍。
和小区焕然一新的面貌不同,张大勇的家显得有些逼仄,平时,他就和他母亲住在这里,互相照顾对方的饮食起居。
由于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张大勇的背不能弯曲,也没法扭头,所以他的房间里有很多自己制作的机械设备,房间中央的拉环连着天花板。
在和差评君讲起自己的经历时,他会偶尔平躺,偶尔拉着把手翻身面向我,虽然每天都要卧床很久,但他讲话非常清晰,目光也炯炯有神。
其实,张大勇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典型的书香门第,他的外公叫王天秩,洛阳复旦中学的创办人之一,外婆叫蔡芸芝,是魏巍的老师,我们小时候那篇叫《 我的老师 》的课文,就是写来纪念她的。
张大勇从小接受很好的教育,想成为一个搞科研的理工男,但在上世纪 80 年代,上中学的他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 这个病也折磨周杰伦多年 ),又遇上了庸医,他说 “ 当时治他的大夫是个电工,只会给他打激素 ” 。
27 岁的张大勇瘫痪在床,只觉得天昏地暗,前途尽毁。
但张大勇是个天马行空的人,比如他小时候看过《 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就自己成立了一个中国的 “ 切尼斯世界纪录 ” 。
足不出户,素材就来自卧床期间阅读的 “ 成吨报纸 ” 。
读报期间,张大勇发现几乎每份报纸都会设立一个 “ 寻亲 ” 板块,看得多了,他就把这些信息都剪下来,想以后办一个展览,用于警醒那些离家出走的孩子们。
直到 1998 年,新华社报道了全美失踪儿童中心建了一个网站用于寻人,这让张大勇很受启发,他也想办个网站,把这些信息都放上去。
当时恰逢弟弟下岗,电脑技术书太贵,他弟就图书馆翻阅,电脑买不起,就去网吧包夜。
张大勇在做饭,图片来自蹄花▼
就这样,在 2001 年,张大勇的寻人网站建起来了,共分为几个板块: “ 人寻家 ” 、 “ 家寻人 ” 、 “ 寻朋友 ” 、 “ 寻老师 ” 、以及 “ 无名尸 ” 。
张大勇建寻人网站的壮举,让他成了洛阳市小有名气的人,也让他躺在床上,就看遍了人间冷暖。
在他创建网站的时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遗留下的很多弃婴,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很多人依靠他的网站找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有人做了 DNA 鉴定,和已经致富生活在浙江的哥哥团聚了,哭得地动山摇;也有人找到了亲生父母,但却因为家产问题不被接纳,草草吃了顿饭就离开了。
“ 悲欢离合的故事,那就太多了 ” ,张大勇说。
1990 年,张大勇家楼下的河道里出现了一起奸杀案,死者穿着红色毛衣,被烧得面目全非,成了一具无名尸,多年以后,他在电视里听到一个丈夫寻妻的启示,其中的描述和那个女子很像。
刚好那时全国做寻人网站的公司、机关单位也多了起来,张大勇决定转变主攻方向,建一个专门寻找无人尸的网站,全国无名逝者数据库,也就应运而生了。
图片来自蹄花,摄于洛阳张大勇家▼
让张大勇没想到的是,寻找无名尸的信息居然如此艰难。
因为大部分信息都掌握在派出所手里,除非是刑事案件,不然派出所根本没有义务向他提供信息,他给全国的警方、医院、救助站和宾馆打去电话索要信息,大多数不理他, “ 高高在上的 ” 。
图片来自蹄花,摄于洛阳张大勇家▼
努力了几年之后,张大勇几乎要放弃了: “ 坐在家里,打开电脑,在网站上输入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这是我想最理想、最美好的结果。
但是现实中做了几年以后发现根本不通,落地太难了。 ”
2011 年,在电话里连连碰壁的张大勇,又做出了一个壮举,他决定开始 “ 卧行中国 ” ,沿着 08 年奥运圣火的路线,亲自到全国各地,登门收集无名尸的信息,这件事登上了当年的央视新闻。
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又亲自登门,工作人员往往会 “ 同情他,可怜他 ” ,这么一圈下来,他收集了 500 多个无名尸信息,这远远超过了他几年来的收获。
不过对于张大勇来说,此行最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推动媒体的关注,乃至政府的立法。
因为在他看来,无名尸数量庞大,广州每年就有 1000 多例,且很多都是流动人口,再加上这方面的法律存在空白,各地的处理方法都不一样。
事实的确如此,在张大勇的网站上,就记录了很多相关新闻:
因为寻找困难,法规空白,很多无名尸的骨灰在殡仪馆保留 20 年,没法入土为安。
就拿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广州来说,尸体 60 天内无人认领就会被火化, 3 个月内无人认领,就会被送到陵园里统一埋葬,日后家属再想寻找,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图片来自蹄花,摄于广州▼
虽然在张大勇之后,广州市殡葬中心也开设了自己的无人尸体认领网站,信息全面,更新也很快速:
但张大勇说: “ 现在每年几十亿人口流动,出现因为疾病,因为冻饿,因为高温,因为疾病,因为刑事案件,因为交通事故等等原因出现无名尸,大多都是异地,信息浩如烟海。 ”
仅凭那些琐碎的本地警方媒体刊登信息,想要寻找异地亲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洛阳有个退休职工,妻子走失后,找遍了河南省十八个市的殡仪馆,看了一百多具女尸,都没有找到,来问张大勇为什么,他只能回答: “ 原因很多,你要跑全省没有用,甚至跑全国都没有用。花费大量时间。 ”
张大勇想做的就是整合全国的信息,让家属们有迹可循。
在墨西哥的文化里,他们说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但在中国的文化中,也许只有入土为安、魂归故里,才能称得上死得其所。
所以,即便张大勇的信息来源依然有限,和寻亲网站相比,成功的案例更是寥寥,而且无论如何,故事的结局大多导向悲伤。
但他依然更新着,有时候一天刊登一条,有时候三天刊登一条,因为还有人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