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大同1月14日电 题:山西昔日特困区的华丽蝶变 折射中国减贫智慧
作者 周皓
深冬时节的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和天镇县乡村,街道宽阔平整,农房干净整洁,上了年纪的村民们悠闲地晒着太阳、聊着天,或在广场上跳着健身舞;扶贫产业园内,曾经靠地里“刨食”的“新农人”踩着缝纫机做起了医疗用口罩,拿起刻刀做起了陶瓷艺术品……呈现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幸福图景,更是该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的缩影。
“云州区、天镇县曾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两个贫困县区,在精准脱贫的大框架下,两地都是系统性、规模化解决贫困问题,并基于本地实际做出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宏新说。
2016年以来,王宏新全程参与了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效评估的试评估和正式评估、贫困县退出的试评估和正式评估工作,带队参加了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10多个贫困县退出评估工作。
近日,王宏新带着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下的减贫研究”课题组深入云州区、天镇县调研,挖掘中国脱贫攻坚中与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相关的减贫经验案例,供国际减贫经验交流,促进全球减贫。
调研中,云州区的“小黄花,大产业”的产业扶贫模式成为关注重点。组员们深入黄花种植区、黄花产业园、黄花销售企业实地考察,了解云州区黄花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云州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长谢云在与调研组座谈时介绍,云州区已形成了黄花产业为主、农业产业转型出雏形的良好态势,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提高组织化程度、拉长产业链带动、强化异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走出了长期以来黄花产业“小打小闹”、农民守着“香饽饽”却过着穷日子的圈子。
现在,全区黄花种植总面积达到17万亩,产值11.18亿元,仅黄花一项,12.35万农村常住人口人均收入4100元,占到全年收入的34.9%,入选国务院和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云州区‘小黄花,大产业’揭示了扶贫产业科学选择‘小’和‘大’的辩证关系。”云州区退出评估结束后,王宏新深入该区考察近20次,说起云州区的黄花产业如数家珍。
王宏新说,“小”体现在,一是因地制宜,契合本地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二是黄花种植难度小、寿命长、产量稳定。这使得黄花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产业稳定可持续的最佳保障。“大”体现在,一是规模大,云州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花菜原产地之一;二是收益大,云州区农业人口占大多数,过去大多农户以种植传统的玉米、杂粮为主,收益低,而种植黄花的收入是种植玉米收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三是黄花产业的受益人数大,参与群体广泛。群众参与度高正是黄花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
在天镇县“万家乐”移民新镇,调研组一行与居民们促膝交谈,详细了解他们搬迁后的收入和就业情况。
天镇县投资5.2亿元集中打造“万家乐”移民新镇,是山西省易地搬迁最大的住宅与产业综合体,为移民安置点建设的样板工程。涉及整体搬迁村28个、插花搬迁村58个、搬迁群众1万多名,向群众提供1.8万平米家庭创业平台,支持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此外还有5000个园区岗位、28条村企挂钩生产线开发1300个普工岗位。
王宏新说,天镇县“万家乐”移民新镇,打破了“小山沟”与“大县城”间的“地域鸿沟”、“土里刨食”与“上班挣钱”间的“收入鸿沟”、“老农民”与“新市民”间的“情感鸿沟”,有效地实现了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并组建的国际性扶贫机构。该中心致力于开展减贫研究,分享发展经验,推动国际交流,促进南南合作,旨在为世界消除贫困事业做出贡献。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负责实施“中国扶贫——经验总结与国际共享”合作研究项目,以梳理总结中国扶贫经验,谋划未来减贫战略,促进国际减贫经验交流与分享。“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下的减贫研究”即为其中之一。
王宏新表示,接下来课题组将继续挖掘提炼云州区与天镇县脱贫攻坚经验并整理成案例,为进一步的理论研讨和国际减贫经验交流奠定基础。(完)